中化新网讯(姜小毛)4月16日下午,浙江东瓯过滤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瓯微滤”)与浙江大学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浙江大学膜中心)、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合作签约揭牌仪式在丽水市举行。据悉,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研发新型膜管产品、共建联合实验室,为膜产品技术的联合创新提供坚实平台,并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浙江省区域膜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为揭牌仪式。(企业供图)
据介绍,东瓯微滤是一家专业从事微孔精密过滤分离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应用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凭借研发创新能力,在攻坚新技术、突破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进一步增强企业技术实力与产品竞争能力,东瓯微滤积极与高等教育机构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开展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课题,推动技术进步。
浙江大学膜中心、绍兴研究院是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多功能于一体的高能级科创平台,既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突破多项科学难题,又紧贴国家重大需求,推动成果转化与工程应用,在膜材料和膜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签约现场,校企双方正式签署研发新型膜管产品的合作协议,并为“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与东瓯微滤联合实验室”揭牌,这标志着东瓯微滤与浙江大学合作迈入实质性阶段。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副院长楼锡锦对共建联合实验室的合作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在致辞讲话中指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深度融合工作具有非常有意义。浙江大学具有膜技术、人才等雄厚的技术优势,绍兴研究院具备研发条件与实力,浙江东瓯具有40多年的市场产业化应用的企业实力,三方强强联合,共同地扎实推进项目合作具有重大意义。此次合作不仅是双方资源的优势互补,更是对“产品技术研发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生动实践。双方将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项目等方式,加强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助力膜技术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的融合发展,同时促进双方在品牌建设、人才培养以及膜技术领域的共同发展。
浙江大学膜中心主任朱利平教授指出,东瓯微滤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在装备制造、工程应用和市场开拓方面具有深厚积淀。此次合作,正是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必将为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下一步要以“创新共赢”为核,共筑产学研用新高地;要以“绿色发展”为要,共拓膜技术应用新蓝海;要以“人才共育”为基,共培产业发展新力量。
朱利平强调,将充分发挥浙江大学膜水中心、绍兴研究院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上的优势,结合浙江东瓯在工程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方面的丰富经验,共同攻克膜材料与膜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论文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真正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朱利平指出,在“双碳”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膜技术作为水资源循环利用、环境污染治理和新能源开发的关键支撑,前景广阔、使命重大。将聚焦水资源高效利用、工业废水处理、新能源材料等方向,开发高性能膜产品,拓展膜技术应用场景,为绿色低碳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和产业支撑。
朱利平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共建联合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平台,通过项目合作、技术交流和联合攻关,培养一批兼具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丽水市科技局副局长王成致辞指出,科技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拓展产学研合作是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途径。今天的签约,是行业头部企业与最顶尖科研团队的强强联合,既是丽水市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各方携手共进、共创未来的新起点。希望各方以本次合作为契机,整合各方优势,共建高端创新载体,推动技术突破与升级,加快科技成果产出,推进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王成表示,丽水市科技局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合作各方提供政策支持、资源对接和跟踪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为合作各方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希望各方携手并肩,共同谱写产学研合作的新篇章,为丽水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东瓯微滤总经理宋志骥在签约仪式上致辞介绍说,东瓯微滤长期专注化工、医药、有色、食品、环保等行业生产过程中过滤工艺的节能减排、清洁化生产技术研发,设计制造各类溶液精密过滤系统、农化行业过滤洗涤输送系统、有色粉体生产过滤洗涤压干系统、新能源电池材料连续长晶过滤浓缩系统、医药用活性炭过滤洗涤压干系统、结晶体洗涤压干系统、环保有机胺脱硫循环过滤系统等。经过近40年发展实践证明,在极致的产品背后,强大的科研实力才是其始终引领行业的秘密武器。在科研投入方面,东瓯微滤每年坚持4%以上的研发经费投入预算,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先后荣获了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搅拌式过滤浓缩设备被评为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多项殊荣。
宋志骥表示,该公司非常重视此次与浙江大学的携手合作。希望以此次产品研发项目及共建联合实验室的合作为契机,进一步加深双方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以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交流与协作,围绕膜产品技术在下游工业流程的应用领域共同推动技术突破与升级,促进东瓯微滤公司与产品应用领域高质量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在新能源储能的关键领域——液流电池中,一种核心膜材料长期被国外高价含氟膜垄断,不仅成本高昂,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永久性”含氟污染物(PFAS)更对环境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7月19日,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南昌组织专家对江西鑫德新科技有限公司、新余学院联合研发完成的含元器件废电路板汽馏热解系统研究项目进行了成果评价。
2025年7月21日,烟台顺达聚氨酯有限责任公司与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在烟台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高性能建筑产品+一体化工程服务”为核心,面向中国及海外冷链、能源、船舶、矿业等多场景.....
本报讯7月19~20日,第十三届(2025年)全国流态化会议暨颗粒技术会议在沈阳举行。大会以“流化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旨在推动流态化及颗粒技术领域相关理论与应用技术持续发展。
7月18日,杏湖产业园与南京谊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纳米酶-益生菌联合制剂研发生产项目正式落地杏湖产业园。谊元生物创始人、欧洲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
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设备等领域,高温硫化硅橡胶作为关键的密封、粘接主要材料,需长期承受200℃以上的极端温度环境。然而,传统高温胶在持续热应力下易发生分子链降解、交联密度下降,导致拉伸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