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李乐成在23日开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牢牢把握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促进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创新成为此次年会上备受海内外嘉宾关注的关键词。
李乐成说,中国具有完备的产业体系、丰富的应用场景、超大规模的市场、数量庞大的人才队伍,为国际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同时,中国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了高端智能、绿色低碳的优质产品,推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走出国门,为世界经济繁荣注入了新动能。
数据显示,超过2400家外商投资电信企业,超60%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外资企业委员。外资企业成为我国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为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下一步,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李乐成提出四方面举措。
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
近年来,我国在制造、信息、材料等领域加大创新力度,打造178家国家级高新区,持续强化产业科技源头供给。
李乐成表示,将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布局一批新的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优化创新平台网络,推进国家高新区提质增效,支持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与国内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为全球提供创新的原动力。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中国已有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显著增强。
“我们将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推动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支持外资企业在华创新创业,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李乐成说。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科技创新中蕴含巨大价值,只有落到产业上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李乐成表示,将出台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设国家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和国家制造业中试平台,催生一批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支持外资企业参与成果转化对接和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先进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中国转化落地。
打造协同创新生态——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离不开创新资源要素的高效流通。李乐成表示,将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创新要素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通,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构建若干开放多元的创新“小生态”,共同繁荣全球融合发展的“大生态”。
“我们将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同各国朋友一道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面释放发展动能,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李乐成说。
3月29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期间,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企业发现与发明论坛”上,首次面向全社会发布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邀请全球科技创新力量同题共答,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提升...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公布的《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30年,热泵生产制造和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重点热泵产品能效水平提升20%以上,大功率高温热泵、高效...
在3月31日举办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牛育斌表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
涉及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项目112个,总投资额1684.55亿元中化新网讯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近日正式对外发布了《2025年江西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册》(以下简称《项目册》),明确了江西省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