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7日,我国最大超深油气生产基地——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会战34年来累计生产油气产量当量突破5亿吨,其中原油1.6137亿吨,天然气4249.98亿立方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进一步夯实了塔里木油田作为我国油气上产战略接替区的重要地位。
塔里木油田有大部分生产场站及油气井位于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及其周缘,地表环境恶劣,地质构造复杂。2022年,油田平均钻井深度超7000米,是我国东部油田井深的2倍多,被业内公认为世界油气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作为我国陆上第三大油气田和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塔里木油田直面“世界少有,我国独有”的超深、超高温、超高压、高含硫“三超一高”勘探开发难题,大打超深复杂油气地质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近年来,已全面攻克并掌握8000米超深层勘探开发系列技术,垂直钻井、高密度钻井液等一批新技术、新装备、新工具打破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塔里木油田成为西北五省区石油石化行业唯一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殊荣的企业,入选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
得益于地质理论和工程技术的持续突破,塔里木油田的勘探开发不断向超深复杂领域挺进,斩获一批重大勘探发现,开发了32座大中型油气田。在比肩珠穆朗玛峰的地下超深层,找到了富满10亿吨级大油区和克拉-克深、博孜-大北2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推动油田年油气产量当量从最初的3.39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3310万吨。特别是近6年,塔里木油田油气年产量当量保持百万吨增长,相当于每年为国家贡献一座百万吨级油田。
截至目前,塔里木油田已累计钻成轮探1井、果勒3C井等130余口8000米级“地下珠峰”,超深层油气年产量突破1800万吨,位居全国首位,成为我国最大的深地油气富集区。今年5月30日,我国首口万米深井——深地塔科1井在塔里木盆地开钻,推动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万米深井钻探的国家。
塔里木油田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坚决扛起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和南疆首要气源地的职责使命,累计供气量突破3900亿立方米,惠及西气东输下游15个省区市4亿多居民,覆盖南疆42个县市800多万各族群众,牢牢守住了民生用能底线。
当前,塔里木油田正推动油气和新能源协同发展,加快形成绿色低碳、清洁高效、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已在沙漠戈壁建成7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今年以来,生产绿电超1.7亿千瓦时,能源供给总当量稳步提升。
近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摸底评估的通知》,就老旧生产装置摸底评估事项作出相关规定。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层层落实到全国各地基层,山东、辽宁、广东、浙江...
8月26日,随着最后一组产品分析数据显示全项指标合格,200万吨/年柴油吸附分离装置一次开车成功。这是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首套投产的主体装置,标志着项目迈入新阶段。该装置采用....
8月22日,《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在兰州新区召开了“2025上市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暨首届资本市场助力石化‘专精特新’企业对接工作会”。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标志着“人工智能+”已从概念走向大规模应用的新阶段,为石油和化工行业拥抱智能时代提供了战略指引。
油田企业是能源生产大户和消耗大户。在传统油气替代加快、碳约束日趋严格的形势下,推动能源转型是其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处于开采中后期的老油田,面临资源接替不足、油气稳产难度大、开采成本上...
8月22日,记者从安徽万瑞冷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瑞冷电)获悉,该公司自主研制的低温精制及脱氖装置在陕西天然气提氦项目现场通过工程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