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子石化提质增效双突破

碳二回收创效 能效指标提升

  今年以来,独山子石化炼油可比综合商品率持续领跑中石油炼化企业。一季度,该公司加工原油189.5万吨,生产乙烯51.96万吨、尿素22.9万吨、新材料22.04万吨,高端产品占比突破63%;重点监测的炼油化工技术经济指标,多项保持领先。

  生产经营质效有效提升的背后,新建成投运的重点工程项目功不可没。碳二回收装置自2024年9月一次开车成功以来,让每滴资源“颗粒归仓”,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还有效降低了污染物、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2024年完成的聚丙烯装置235线改造、聚苯乙烯新材料开发适应性改造等项目保持高效运行,大幅提升了聚丙烯产品的种类、产能和生产灵活度,为提质增效注入全新动力。热电厂动力站煤电机组改造项目,让机组高效运行周期延长20天,煤炭、蒸汽、电力与新水消耗持续下降。炼油能效提升项目涉及蒸馏、焦化、加氢裂化等11套装置,有效降低了这些装置的燃料气、蒸汽等消耗。

  除此之外,独石化以“经营精打细算、生产深耕细作、管理精雕细刻、技术精益求精”的“四精”理念为引领,深化“六优化一控制”生产经营策略,在保持装置稳产高产的同时,动态调整产品结构,紧密衔接产销链条,系统推进生产优化与降本控费。通过RTO(实时在线优化系统)信息化手段精准调控裂解深度、强化原料优化控制,为乙烯、丙烯等关键产品增产提供坚实保障,两套乙烯装置日产量连续6个月保持4000吨以上,创历史新高。独石化创新构建了生产异常标准管控体系,形成“监测—预警—处置”的闭环管理机制,生产波动频次同比下降33.3%。聚丙烯、丁苯橡胶、全密度聚乙烯等关键装置的单耗达近三年同期最优。该公司还投用污水回用率智能监控,减少污水产生量、回用量,优化氮气系统运行方式,降低氮气系统动力消耗,优化减压深拔力度,降低石油焦收率,一季度蒸汽、新水单耗降幅超10%。

  在“向管理要效益”的同时,独石化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效益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在国内首次用气相法工艺生产出聚烯烃弹性体(POE),并实现量产。今年以来,独山子石化紧抓市场契机,优化产品结构,强化产品推介服务,增产增销POE、锂电池隔膜料、电容膜料、溶聚丁苯橡胶等高端高效产品,成效显著。一季度,POE产量突破万吨。

  下一步,独石化在稳产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将坚持以“创新驱动、绿色转型、价值引领”为主线,锚定全年生产经营目标,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IUPAC-NHU国际绿色化学进步奖颁奖

化学与可持续未来如何塑造?绿色催化技术、原子经济性与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氧化碳转化、AI辅助的数据驱动绿色工艺将是重要方向。在刚刚在吉隆坡落下帷幕的第53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代表大会...

2025-07-28     中化新网

衢化院、氟基新材、中宁硅业共建“氟基新材料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中化新网讯7月24日,在浙江省衢州市民营经济“两新”深度融合现场交流会暨“科创未来”金融助力民企创新提质项目对接会上,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衢化院)、河南省氟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氟基新材)、浙江....

2025-07-28     中化新网

探求蛋氨酸产业自主突围之路——记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近日,由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的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D,L-蛋氨...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

孙伟华:装置区永不停转的“陀螺”

  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氯碱运行部氯碱运行四班副值长孙伟华今年50岁了。他在基层操作岗位上奋斗31年,像台永不停转的陀螺,永远充满干劲。  凭借对工艺参数高度敏感,他将精准操作与快速响应落实...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

上海石化、华东理工破解烷基化装置长周期运行难题

  近日,上海石化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成功攻克烷基化装置长周期运行难题,有效提高装置生产负荷,产品硫含量进一步降低,烷基化油辛烷值提高约0.3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该装置连续稳定产出优质烷...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

钙钛矿基薄膜叠层电池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与北京理工大学在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