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李淼副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磷掺杂单原子钴催化剂,实现了对水中硝酸盐污染物的高效还原去除,提高了硝酸盐转化为氨的产率。
活性氮增加引起的氮循环失衡使硝酸盐成为水中最普遍的污染物之一。通过硝酸盐还原方式合成氨,不仅有助于水中硝态氮污染物的去除,也有助于缓解社会对氨能源的需求,减少污染,降低能耗。电化学反应过程对条件要求适中,易于运行并且高效,可将硝酸盐直接转化为氨。开发具有高活性、低成本和高选择性优势的电极材料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之一。
李淼团队针对钴金属电极活性差、易钝化导致难以实用的瓶颈,通过缺陷碳的稳定固化作用,开发了一种磷掺杂的单原子钴催化剂材料,可避免偶联反应发生,使最终产物具有更高的氨选择性和还原活性。这种磷掺杂单原子钴催化剂具有更高的硝酸盐还原去除性能,以其作为催化剂的最高氨生成法拉第效率为92.0%、最高氨产率为433.3微克/时·平方厘米。
研究团队以同位素标记法进一步证明了氨生成的唯一氮来源为硝酸盐。研究还发现,金属活性位点临近的缺陷结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单原子催化剂活性,在理论上为设计高活性位点的催化剂提供指导并揭示硝酸反应转化和产物分布规律。
AI、绿色循环与碳管理、生物技术3大领域成热点5月10日下午,2025北京科博会-绿色经济新质技术与产业合作推介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AI、绿色循环与碳管理、生物技术”3大领域成为业界热议的“绿色....
“接下来,我们分组实验,找出汞量法测定倍半碳酸钠盐分准确率低的原因。”碱业发展化验室内,质监先锋QC小组正在进行“提高倍半碳酸钠盐分分析准确率”课题相关试验。小组成员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近日,由中国电科博微成功研制的低温精制及脱氖装置通过出厂验收,为我国氦产业链自主创新注入强心剂。低温精制及脱氖装置运用国际领先的超低温吸附分离技术,通过自主创新,可....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一片深蓝色的光伏板阵列如波浪般铺展开来。这里是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白音提布光储电站——一座在布尔台采煤深陷区上将生态伤疤转化为“绿色能源+生态修复”试验场的...
近期,潞安恒通化工公司生产管理部电气中心秉持“精打细算、挖潜增效”原则,立足实际,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扎实推进电气设备计划检修与技术创新工作,在降本增效、保障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精准施...
上海交通大学等在环境微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的需钠弧菌工程菌株能在高盐工业废水和高盐土壤中同时降解多种有机污染物,为解决石化废水排污、海洋石油泄漏等问题提供了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