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4月27日,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项目在吉林省松原市启动。管道设计总长近400千米,是目前中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大、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
该管道采用超临界/密相输送,途经松原市、长春市、四平市、吉林市,可以吸纳沿线吉林石化等企业的碳源。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管道总长282.26千米,设计输量330万吨/年。
据介绍,在二氧化碳封存于地下时,吉林油田还将其作为开采石油的介质——开采效率比传统的水介质高20%以上,每年可驱油100多万吨,实现了“驱油”与“固碳”双效合一。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二氧化碳离心式压缩机增压、全线光纤测漏等先进技术,上游衔接吉林石化碳捕集项目,下游连接吉林油田大情字井油田驱油埋存项目,整合中国石油驻吉企业捕集、输送、驱油、埋存一体化碳产业链优势,通过将吉林石化捕集的二氧化碳输送至吉林油田进行埋存驱油,实现碳减排与油增产“双赢”。
吉林油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沈华要求,项目要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规范,强化材料入场检验、施工工艺控制和关键节点验收,用好数字化、智能化监管手段,确保管道焊接、防腐、压力测试等关键工序一次达标;还要科学优化施工组织,积极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推动工程提质提速;进一步深化与吉林石化的产业链协同,加快构建“碳捕集—输送—驱油—封存”一体化模式,为集团公司乃至国家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示范样板。
该项目是中国石油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深入推进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实践,预计2026年投产运行。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吉林省各碳排放与利用企业的主干碳网,促进吉林地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并进一步推动我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发展。
近日,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简称东方汽轮机)总承包的全球最大压缩二氧化碳(CO₂)储能项目——华电—东方电气木垒二氧化碳储能项目主厂房主体结构封顶,为后续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奠定基础。
日前,洛化集团监理的上海高桥石化ABS装置升级改造项目3幢建筑物(变配电室、切粒4线厂房、成品料仓及包装)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项目建成后ABS装置生产能力将达到30万吨/年。
近日,吉林奥来德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OLED显示用关键功能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在长春新区长春北湖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正式开工。
近日,由昆仑物流新疆分公司承运的新疆阿克苏至西藏拉萨和那曲的LNG运输任务完成95车次、2000余吨,标志着新疆至西藏的LNG运输通道正式打通。
7月1日,渤海钻探公司自主研制的纯电控井下切割工具在华北油田储气库华2-4井环空带压治理过程中成功应用,实现储气库永久封隔器中心管精准切割,为储气库修井业务再添技术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