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31日至11月1日,2024中国粉末涂料与涂装行业年会在浙江宁波召开,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吴向平作主旨报告时指出,随着“源头替代”“漆改粉”工作的不断推进,涂料与涂装行业步入绿色发展新时期,成为引领世界粉末涂料与涂装发展的主力军,拓展新兴市场领域的先行军。
下一步全行业一要践行双碳战略,二要质量为本,三要加快出海战略布局,四要协同创新,五要充分发挥头部的标杆效应,进一步助推粉末涂料涂装行业健康发展。
吴向平指出,碳足迹的计算需要多行业、多部门长期收集数据,无法一蹴而就。国外对碳足迹的计算和认证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国内企业对此依然认识不足。所以应从现在开始引起重视,避免因为国家或者国外政策的快速转变而影响行业的发展。
对粉末涂料行业来说,降低碳足迹、减少碳排放可以从原材料(主要是树脂)和固化条件两方面入手。纯生物基单体短期内不会成为行业主流,还需要更多的投入,以原料生物质平衡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可有效地平衡成本与降碳,会成为现阶段很多企业的首选方案。
吴向平认为,企业需要在品质、服务、价格中寻求优化平衡,但最本质的是产品,产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客户最关注的是你是否能够提供优质的产品解决方案,所以产品的创新、品质、配套服务务必是企业重点关注的方向。产品质量的稳定是一个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水平的体现。今后粉末涂料行业的发展也将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高质量、高稳定性的产品必将占领主体市场。
另外,对企业来说,合理的利润水平是保障服务质量的基础,长期低价竞争不仅损害了企业的自身利益,更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它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研发投入不足,服务质量难以提升,最终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稳定运行。
吴向平强调,不出海就出局。近年来,由于时代红利转向、地产需求萎靡等多种因素叠加,使得国内涂料行业陷入内卷,“出海”已成为另一种突围之道。如何将本土市场的竞争优势转化为全球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涂企面临的战略性挑战。走出去有两种模式:一是少数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办厂,开拓国际市场;二是大部分企业由以往单纯的国内销售市场向国际化市场销售的角色转变,以此来寻求产能释放。
由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俄乌冲突仍然持续不断,中东地区也不安定,造成国际原油市场波动很大,这对于企业来说有诸多不确定因素。行业企业一定要根据当前形势,摸索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来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既要有所突破,又要稳中求发展。对国内粉末涂料产业链企业自身发展来说,做好“专精特新”对接世界一流、与世界接轨更是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在全球化的时代走出去拓宽国际视野、与世界一流企业同台交流、共谋发展、携手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智慧和力量也是大势所趋。
吴向平分析指出,国内粉末涂料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受规模和人员数量的限制大多企业创新力量较弱,要做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新又是不可缺少的,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基业长青的不竭动力。协同创新是粉末涂料企业克服自身创新条件不足、创新能力弱的重要举措。在协同模式上可以选择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创新;也可以选择委托创新,委托高校的优秀团队、重点实验室进行创新研发,还可以委托独立的研究院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展工程化创新。
吴向平认为,借助社会创新资源和研发力量,助力粉末企业实现“专精特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应当是国内众多粉末涂料企业重要而现实的选择。
吴向平指出,在历史特殊时期,行业头部企业应积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行业责任,与行业同仁们共创粉末涂料产业的蓬勃未来。一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共同规范行业标准,从而推动粉末涂料行业向可持续、高质量的方向良性发展;二要做拓展新兴市场的先行军,加快拓展粉末产品新的行业应用,特别是对于目前粉末涂料渗透率较低的行业,需要前瞻性地探讨粉末涂料应用的更多可能性,深入交流、了解行业痛点,并通过创新来克服挑战,积极培育更广阔的粉末应用市场;三要通过技术创新引领粉末涂料行业发展。持续加大在创新研发上的投入,同时积极参与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四是助力下游客户全球业务及供应链布局,成为客户全球化征程中值得信赖的伙伴;五是坚守品质底线,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4月8日,由《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与晋城市化学工业协会、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化工技术大会在山西晋城召开。大会围绕“煤化工创新转型、数字赋能、跨界协作”的主题,邀请业内专家...
根据《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申报工作的通知》(赣工信信推字〔2024〕279号),经企业自主申报、地方推荐、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江西省近日确定了...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近日向全省各设区市工信局、南昌市中小企业局、赣江新区经发局,厅有关处室发布公告称,根据《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申报工作的通知》(赣工信信推字〔2024〕279号...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公开征求意见稿)》,共纳入101个项目,分别用于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其中有不少化工及新能源等领域的先进技术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