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一早,在中原油田文卫采油厂明二中转站,48岁的集输工李保锋根据当日的运行大表,对明一、三、四、五线集输干线的油、气、水量进行日常巡检。去年10月,李保锋和该厂治保巡检大队的20余名同事参加了为期1个多月的集输工转岗培训,通过取证考试后,大家转岗来到了新的岗位。
李保锋的转岗是中原油田盘活人力资源、培育复合型人才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为适应机构调整、人员优化和市场变化带来的新需求,油田将员工技能提升作为推动老油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立足老油田人员结构特点和发展实际,油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员工能力与转型需求精准对接,为油田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精准对接:按需培养“多面手”
回忆自己参加转岗培训的初衷,李保锋坦言:“技多不压身,自己想也多学一些技能,适应油田改革发展的需要。”但毕竟是“跨界”学技能,初期李保锋也打过退堂鼓。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同时也为了保障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中原油田党校(培训中心)公共事业培训部的老师们会针对每期学员的自身特点,在培训课程安排上,作出相应的调整。
“正常集输操作岗换证培训一般10余天,但是对‘零基础’的学员,培训周期延长到1个月,同时我们加大现场的实操训练,老师们一对一指导学员的实操练习。”该校培训部副主任丁文田介绍。去年以来该校进行集输、注采等转岗培训1000人次,85%以上员工经过培训走向新岗位。
启动幼教等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以及做好幼教回流人员的分流转岗是油田近年来的一项重点工作。在深入各单位了解用工需求后,油田精准匹配转岗员工专业技能需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鼓励和引导幼教员工积极参与油品分析、水质化验、客房服务等转岗培训及取证考试。目前,260余名幼教员工通过培训取证转到新的岗位。
近年来,中原油田党校(培训中心)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构建了覆盖各业务环节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精准施教和价值导向的培训服务,全面提升员工职业素养,为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工匠学院:锻造“中原工匠”
眼下,中原工匠学院教师张晓蕾正和同事们研讨油田“工匠”培训班第三期的课程设置。“我们‘工匠’培训主要针对未获得‘中原工匠’的优秀技能人才进行培训,使之为‘中原工匠’的梯队后备人才和相关工种的技能领头人。”张晓蕾表示,“我们对这部分‘工匠预备役’按照二年制培养进行规划,每学年分两期集中组织培训,每期时长7天。”
中原油田党校(培训中心)特别注重技艺技巧的传承和工匠精神的弘扬,每期都邀请技能大师、劳模工匠带着前沿创新理念和丰富实践经验走进工匠学院的课堂,分享个人成长经历及感悟,激励学员立志技能成才、技能报国。
“带着问题来,带着收获走。”谈及培训感受,学员李鸿博如是说,“在学习研讨中,我也把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与导师和学员们分享,大家思想的碰撞也给我带来不少启发。”
针对储气库采气生产时,一定压力下,井场注采撬的节流角阀易发生堵塞的情况,经过导师的启发,他和同事们进一步优化角式节流阀龙套的开孔形式,改进后的装置在实际运行中未发生堵塞现象,达到了减少堵塞次数,提高节流效率的目的。
“此外,针对学员的兴趣和能力短板,工匠学院围绕‘五力’培养要求,为学员提供了政治素养、创新攻关、技能提升三个模块的学习菜单,帮助学员查漏补缺。”中原油田党校(培训中心)高技能人才培训专家孟会敏表示。
结合工匠班学员对CAD绘图需求比较迫切,学院专门在培训班中设置了CAD绘图课程。量身定制参赛策略与系统训练计划,助力学员在各类竞赛中斩获佳绩。学员李鸿博在全国采气工技能竞赛中取得个人铜牌,学员马智慧获得川渝地区采气工大赛金牌,助力技术工人变“工”为“匠”,为油田高质量发展培养了特色人才。
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培训新生态
近日,中原油田党校(培训中心)首次使用新移动评分系统针对油气田水处理工初、中、高三个技能等级开展实操认定工作。
该校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驱动力,不断提升技能等级认定、安全资格考试服务能力,以及数智化建设应用能力。依托高度仿真的模拟实训环境,实时采集学员操作数据,对培训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通过数据分析模型,系统可自动识别学员技能薄弱环节,并生成个性化培训建议,显著提升了培训效率与教学质量。
“以前培训主要依赖教练经验判断,现在系统能精准指出问题。”该校安全技术培训部主任娄京伟介绍道。该校建成了机电类仿真模拟室、HSE仿真实训基地等,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依托VR技术,系统可逐帧比对学员动作与SOP的差异,即时反馈修正要点,在事故应急处置训练中,能模拟多种突发场景,智能评估学员的决策逻辑与操作时效,并提供最优处置策略。
“通过数据驱动的精准培训,我们帮助学员更快掌握标准作业流程,提升应急反应能力,实现从‘经验教学’到‘科学训练’的升级。”娄京伟说。
目前,该智能VR实训系统已覆盖叉车、流动式起重司机、桥门式起重司机、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等多个工种,累计培训学员达1万余人次,成为油田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进入4月份,黑龙江吉地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季节气侯特点,聚焦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生产提速、油田保供等重点工作,不断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加强隐患排查、严抓生产现场管理,让安全稳站“C”位,筑牢春季
近日,记者从开滦股份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从内部选拔36名技术骨干组建讲师团,构建“安全意识提升—专业技能培养—自觉规范执行”三位一体的安全素质提升体系,强化安全培训效果,促进安全生产。
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创新打造的“书记大讲堂”活动成效显著。该活动自2025年3月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两期,通过系统化培训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
近日,兴发集团在培训中心举办2025年党务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公司党务干部的政治水平、纪法素养和履职能力,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赋能“千亿兴发,世界一流”...
从今年4月份开始至6月份,潞安化工天脊集团(以下简称天脊集团)集中三个月时间,以“两个责任体系”“两个持续提升”为有力抓手,全覆盖开展“起底式”全员安全培训教育,进一步提升职工业务技能和风险管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