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近日,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以下简称工业区)成功通过广东省第二批化工园区复核。作为广东省五大石化基地中首个通过复核的园区,近年来,工业区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均衡发展,正加快形成绿色石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工业区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扎根于广东省东南沿海突出部、粤港澳大湾区与海西经济区的黄金切点,工业区不仅是粤东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也是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的主战场。自2007年7月经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以来,工业区作为揭阳发展绿色石化产业的主阵地,产业建设是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工业区长期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发展理念,矢志建设全球一流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从一滴油到一根丝、从一粒料到一张膜”的全产业链发展是工业区的重点发展方向,全力发展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化学纤维、橡胶和塑料4个主导产业,以及副产品、卤素2个辅助产业。

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工业区的“超级链主”。自2023年建成投产至今,已累计加工原油超4000万吨,产值突破2300亿元,成为推动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依托该项目可供招商的25个主副产品,工业区围绕中石油广东石化项目的原料供给和产业链布局,精准发力,先后引进特色产业“链主”企业与优质项目。

正在建设中的广东伊斯科碳四碳五制高端新料项目规划布局了多项有关碳四碳五新材料前沿技术的项目。其生产的高性能树脂等产品,有望进一步优化风电装备制造工艺”。从“一滴原油“拓展到“能源重器”,或将在未来成为现实。

广东伊斯科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奕煌表示,“碳四碳五是乙烯的一种副产品,同时它也是战略资源,我们现在着力于开发高端化、差异化的应用,提升产品附加值,下一步会与国内国外的一些技术方,共同开发轻量化、高性能的材料。”

“目前,工业区以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为核心,巨正源新材料、伊斯科碳四碳五、东粤化学废塑料综合利用为‘强链主’的‘一超多强’产业新格局和原油—基础化工原料—化工产品‘一条龙’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揭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党工委书记蔡淡群介绍。

构建“一链一园一基地”

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工业区调研时表示,要继续把强链补链延链这篇文章做深做透,以“无事不扰、有事必到”的态度做好涉企服务,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在这方面,工业区的思路很清晰,做到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做到真心实意优服务、真金白银降成本、用心用情帮企业,千方百计为项目落地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全力打造放心投资、开心赚钱的营商环境。”工业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晓平表示。

在工业区内,专业化学品码头、热电联产厂、公共仓储、物流、危废处理厂、固废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供水工程等配套基础设施已建设齐全,可满足大型化工企业投产所需。截至目前,工业区累计投入近80亿元,已实现水、电、气、路全通,正全力加快推进双水源、双电源、双气源等公用配套工程建设,进一步强基础、补短板,切实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为实现炼化终端产品“就地消纳、隔墙转化”的目标,有效促进园区公用设施资源充分共享,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工业区布局建设了一条35千米的公共管廊,以提升工业区内物料输送效率。

“在招商工作方面,我们以构建‘一链一园一基地’为目标,坚持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聚焦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双色并重’的发展思路,致力打造‘一超多强’的绿色石化产业发展格局。”工业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博介绍,工业区针对各项目设立了“项目指挥部”和“企业服务员”制度,由市、区领导主动统筹挂钩有关项目,带动区有关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开通各项政务审批“绿色通道”,破解各项政策制度难点,做到现场驻点、上门服务等。

瞄准世界级绿色基地

根据去年11月发布的《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到2027年,工业区绿色石化产业规模目标达到1800亿元,2035年末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500亿元,建成国家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形成从石油炼制到基础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的完整产业链。

“广东石化项目只占用了约1/4的土地,工业区内还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能够引进更多配套的产业以及相关的企业。”李博介绍,顺应石化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发展趋势,园区在规划设计上主要分“三步走”:一是打造“一核心四集群”的发展格局,夯实炼化一体化核心优势,壮大炼化下游高端石化产业集群,发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学品产业集群,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集群;二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绿色链,加快废塑料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商业化运行和工业化放大,形成有效的产业化规模化经济利用方式,打造国家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三是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产值、附加值高的下游项目,促进绿色石化产业与纺织服装、制鞋、海上风电等产业耦合协同发展,推动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成为广东省沿海经济带东翼产业引擎。

《规划》指出,工业区将落实揭阳市承载“世界级炼化基地”的战略职能,以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为发展愿景,用世界级眼光推动园区建设和发展,并建设成为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在产业发展路径方面,工业区将持续深化“一超多强”产业链建设,着力打造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及绿色循环新材料产业基地。

相关推荐

苏里格经济开发区:锻造煤化工产业新高地

在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园区,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下称苏开区)如何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潍坊滨海开发区:三链融合打造人才优势

​近日,在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与山东海化集新化学联合实验室的签约揭牌仪式上,专家表示,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架起“从0到1”原始创新与“从1到100”产业应用的桥梁,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将...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民和工业园招商引资实现“双过半”

7月10日,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工业园(下称民和工业园)传来消息,今年上半年,民和工业园新签招商项目投资55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229%;招商项目到位资金6.65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55.41%...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东营港上半年贷款增幅居首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东营分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东营港经开区全区贷款余额达508.87亿元,较年初增加96.36亿元,增幅23.36%,增幅居全市各县区之首,不良贷款余额0.72...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上海化工区召开第50届业主大会

7月17日,上海化工区(下称园区)召开第50届业主大会,会上通报园区公用工程竞争力情况、2024年度企业经济贡献度评价结果及相关企业所获荣誉情况、企业信息采集子系统建设方案等,回应事故上报、有机废水在...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宁东基地举办科技金融对接活动

7月9日,中国石化-宁夏化工科技成果对接会暨“政金企”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宁东专场)在宁东基地举办,通过搭建“科技—产业—金融”对话平台,推动中国石化等央企先进技术与宁夏化工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促进科技成...

2025-07-1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