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6月5日至7日,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碳博会)举行。碳博会上,“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绿色出海系列活动”首次全景亮相,以多种形式为企业破解出海痛点提供绿色方案。
在全球绿色经济蓬勃兴起的时代浪潮中,围绕降低碳排放的竞争在越来越多的重点领域展开。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顾春霆指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严峻,国际贸易格局加速重塑,绿色转型已然成为中国出海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与核心驱动力。”
“如果化工企业要向欧盟出口产品,它就需要做碳足迹计算、面对碳排放管理。我们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算好碳、管好碳、能降碳’,例如针对钢铁厂,我们会向相关企业推荐炼钢高炉的一些技术,帮助企业降低生产钢铁过程中碳的排放量。”弗碳(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叶青说。
本届碳博会上,上海市首个以绿电绿证为主的融合性平台——绿电绿证服务中心挂牌成立。据上海市节能协会介绍,该平台将联合本市多家售电公司,开展绿电绿证的购买等服务,方便企业对接绿电、绿证的需求。
巴斯夫可再生能源亚太区总经理张建介绍,2023年,巴斯夫上海地区的7个工厂就有约1/3的电量来自绿电。预计到今年年底,巴斯夫在全国的六大生产基地将累计采购约44万兆瓦时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未来还将持续加大绿色电力采购力度。
从数据上看,上海绿电交易量已经呈现逐年高速增长的状态。开年至今,上海绿电交易已超过66亿千瓦时,较去年又有较大增长。据上海市发改委统计,2024年上海绿电交易连续3年实现翻番增长,绿证采购量较前一年增长40余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帮助中国企业与全球绿色经济规则深度融合,助力企业“绿色出海”成为这场展会的重要目标。
“未来,博览会将以打造跨境绿色经济为核心枢纽,为中国企业深度融入全球绿色经济规则体系、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开辟高效通道。”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国际展览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岚表示。
本届碳博会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围绕“应用驱动绿色转型”,由主题展览、系列论坛、贸易对接三大板块构成,邀请到来自德国、荷兰、日本、瑞典、西班牙、英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逾300家企业积极参展。
近日,上海市组织开展以“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为主题的2025年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活动深入挖掘行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经验、特色、亮点,讲好“双碳”故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近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河南省强化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提出到2026年底前,全省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案件高发态...
7月1日,在新疆油田2×66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联营一体化项目现场,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技术团队正在推进蒸汽管网对接工作。该项目投产后,克石化将停运4台锅炉,实现煤炭消耗“清零”,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近日,从中国兵器北化研究院集团银光红光公司“废酸处理环保技术改造项目”试生产现场传来喜讯,102B废酸真空浓缩装置产出硫酸浓度达到82%以上,返生产线硝化使用,各项指标参数满足需要,技改项目取得成功。
近日,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超教授等联合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在《自然综述:清洁技术》期刊发表题为《规模化碳移除不应以推迟减排为代价》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指出碳中和发展应分别设定源头减碳与后期碳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