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30余年发展,我国化工园区已进入提质升级、规范化建设的新阶段,为推动行业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起到了强劲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战场。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已通过认定的化工园区达695家,化工园区认定工作也基本完成,新建化工项目全部实现入园进区。
我国化工园区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发展初期,经济相对发达或区位优势明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掀起了建设首批化工园区的热潮。这些化工园区充分利用沿江、沿海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及具备深水码头的优势,吸引企业前来投资。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成品油和化学品的需求愈加旺盛,掀起了又一轮石化园区发展高潮,园区建设进一步向华北、东北以及环渤海等地区拓展。
“十三五”以来,化工园区发展进入提质升级、规范化建设的新阶段。各地开始严控化工园区数量,化工园区也开始对入园项目加以限制。工信部则针对化工园区提质升级、规范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园区成为必然。
在引导化工园区提质升级的过程中,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园区委总结出了园区发展建设“六个一体化”的创新经验,即原料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工程环保一体化、安全消防应急一体化、物流储运传输一体化、智能智慧数据一体化、管理服务金融一体化,以此成为规范化工园区发展的重要参考。
“十四五”以来,各地新建化工项目入园步伐加快。“化工产业在化工园区才能得到良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业内已成为共识。随着全国各地化工园区认定、风险分级工作持续推进,各地进一步深入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着力推动园区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赋能。
如今,我国已涌现出以上海漕泾、广东惠州、浙江宁波、江苏南京等地园区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化园区。东部沿海已形成以国家布局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和炼化一体化产业链为主的石化基地和化工园区,西北煤炭资源富集区域已形成以国家布局的“四大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为主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其他沿江、沿海和内陆地区还分布着一批经各省区市规范认定的专业化工园区。化工园区的规模集中度、产业链协同度以及整体管理水平都明显提升,园区发展的差异化、互补化、特色化日趋明显。
据统计,目前国家级化工园区已达71家,年产值超千亿元的大型化工园区已增至21家,年产值在500亿~1000亿元的化工园区已达52家。我国化工园区正在探索一条“产业集群化、管理智慧化、发展绿色化、运营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绿色化发展方面,我国绿色化工园区标准体系和规范体系建设日臻完善,绿色化工园区数量持续增加。目前,已有30家化工园区被列入《绿色化工园区名录》,8家化工园区处于绿色化工园区建设期。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我国已认定化工园区信息化平台建设率超过90%,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已从试点向全面建设稳步推进。其中,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4家化工园区入选《智慧化工园区名录》。
化工园区还积极推进创新中心建设。受益于化工园区的集聚效应,不少国家、省、市级的科创中心落户化工园区,承担行业创新的重大任务。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宁东中试基地等是个中翘楚。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化工园区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国际合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巩固提升先进制造业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打造数字产业、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进一步提升制造业计量能力,夯实计量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保障作用,加快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这是我国制造业计量领域首个...
六个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案例榜上有名中化新网讯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近日向全省各设区市、赣江新区市场监管局,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省钨与稀土中心,有关认证机构、检验检测机构,下发了关于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产业.....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此次试点分为项目试点与区域试点。 项目试点依托项目试点推动氢能先进技术与关键装备推广应用,支撑开展各类标....
6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通知,决定开展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中试是生物科技创新成果向工业生产转化的关键环节,是生物制造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通知要求,立足....
6月11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煤炭大会在北京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体系中正由“基础性能源、主体能源”的定位转向“兜底性能源、辅助性能源”。面向“十五五”,行业将加速迈向绿色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