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弄潮——青岛海湾集团改革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NeoImage_副本.jpg

本文于9月22日在《中国化工报》头版头条刊发

  董家口,青岛市南翼琅琊台,因青岛市大手笔规划290.36平方千米经济区而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前沿阵地。

  2013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青岛董家口经济区建设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区域循环经济示范区;2018年9月,董家口化工园区获得省政府批复,成为山东省具有深水港口优势的化工园区。

  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园区建设的主角。

  在董家口基地,作为城区转移搬迁的重点项目,集团旗下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果敢地淘汰传统电石法聚氯乙烯产能,取而代之以乙烯法。截至2020年9月,基地已形成烧碱56.5万吨/年、聚氯乙烯80万吨/年、苯乙烯50万吨/年、偏硅酸钠16万吨/年以及3万吨+2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和相应仓储能力。还有在建的聚苯乙烯20万吨/年、双酚A24万吨/年和环氧氯丙烷7.5万吨/年等新项目。

南部董家口园区海湾化学办公楼.jpg

南部董家口园区海湾化学办公楼

  与此同时,在北距董家口近200千米的另外一个化工园区——平度新河基地,集团旗下城区一批老国有企业也通过搬迁改造浴火重生。原有纯碱80万吨/年、水泥40万吨/年和尿素30万吨/年产能全部退出,建设了一批新的精细化工项目。目前园区内拥有化工中间体8.5万吨/年、染料3.15万吨/年、高端硅胶4万吨/年、硅酸钠13.6万吨/年、硫酸钾8万吨/年、氯化钙10万吨/年、小苏打8万吨/年以及8.5万吨/年固废处置和1.65万吨/年医废处置能力。

  最让海湾人兴奋不已的是,随着两大基地建设产能的逐步释放,集团呈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搬迁前集团年营业收入50亿元、利润1亿元左右,一期项目投产后,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实现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利润超过10亿元。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记者海湾探秘,试图复盘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弄潮场景——

  一个团队的主动作为

微信图片_20200922095642.jpg

海湾集团董事长李明

  海湾集团董事长李明参加工作就在海湾集团,从一线干起,至今已有34个年头。多年深耕,他早已与海湾集团荣辱与共、生命相连。

  虽然是学化工机械出身,但李明对世界化工行业发展规律和市场变化却有着精准的分析与预判。“搬迁是历史赋予海湾集团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在老城区我们已经没有发展空间,搬迁是唯一正确也是必须的主动选择。”李明说。

  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到最好;每天用15个小时以上考虑工作;奉行现场主义,坚信解决问题的答案永远都在现场······这些多年养成的品质,已经成为海湾集团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着每一名海湾人。

  在海湾,无论是走进两大基地还是集团总部,从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状态、精神面貌中,都能深切感受到企业蒸蒸日上、奋发有为的感染力。

AZ0A7243.jpg

青岛市国资委总会计师刘萍

  青岛市国资委总会计师刘萍畅谈海湾集团的发展成就,对集团领导班子赞誉有加:“海湾集团拥有一支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拥有一支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企业家团队,在南北两个园区铸造了精品工程,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李寿生在调研海湾集团时更是由衷点赞:“企业发展得好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有个好的带头人。”

  两次历史机遇的精准把握

  在《青岛改革开放实录》一书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醒目的文字:青岛化工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努力追求卓越的历史。在这片热土上,几代化工人殚精竭虑、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见证青岛化工产业的改革与变迁。

  历史上,青岛化工在全国有着“上青天”的美誉,但是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末,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青岛化工企业整体生产运营遇到了较大困难,一些企业被迫退出市场。

  1999年,李明被任命为海湾化学前身海晶化工的总经理,时年35岁。当时企业因生产经营困难已经被列为青岛市特困企业。李明带领班子成员以推行“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为主线,大刀阔斧推动企业改革。2001年,海晶化工完成债转股,从而卸掉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轻装上阵,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为2010年的搬迁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明感慨地说,“20年以来,海湾集团有过两次大的历史机遇,一次是债转股,使海湾集团赢得了存续和发展机会;一次就是此番搬迁改造。两次大的机遇失掉任何一个,海湾集团都不会有今天。”

AZ0A7256.jpg

青岛市工信局党组成员王唯

  青岛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市化转办专职副主任王唯说,“海湾集团在机遇面前不等不靠、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站在世界化工行业的制高点统筹谋划,趟出了一条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路。”

  三大指导方针始终遵循

  2002年,李明随团到日本化工企业考察。很多年之后,他多次提到这次考察对自己的影响,所谈的不是日本的风土人情,而是日本化工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与布局带给自己的震撼。正是从那一刻起,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构想开始在他心中落地扎根了。

  随后的17年中,李明无时不在用稳健的推进来印证并丰富当年的构想。围绕“遵循国际化工行业发展规律、符合国家化工产业发展政策、把握发展契机发挥区域优势”这三大指导方针,整体谋划推进海湾集团搬迁转型,经历了岁月的淬炼,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李明阐释说:“发达国家化工企业走过的道路,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样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此轮搬迁,我们正是借鉴发达国家化工产业发展经验,立足打造生态型、精细型化工,通过引进并消化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装备,实现了产品多样、专用、高性能化与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目前海湾的主导产品都做到了高端,低端产品已经全部被淘汰;化工企业唯绿色方致远。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是一条硬杠杠。早在2010年,我们便提出,所有新项目如果环保问题不解决,即便有再大的效益,也要坚决舍弃。可以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新理念,在海湾集团已经根深蒂固。这种坚守,让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为下一步推动全行业转型升级、迈向产业链的核心和高端领域奠定了基础。”青岛市实施腾笼换鸟,推动化工企业退城入园、退市进郊,是重大的区域布局调整,对海湾集团来说更是重大的战略契机。一退一进,乘数效应倍显。退城,为美丽青岛的城市区域功能提升作出了海湾的贡献;入园,借助港口码头等地域资源优势及上下游产业链优势,实现了产业集聚和新发展。

  最近,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部署,海湾集团对照世界一流企业、行业先进企业全面推动管理提升工作已经展开。这次行动无疑是对三大指导方针的持续深化与提升。

北部新河园区海湾精化办公楼.jpg

北部新河园区海湾精化办公楼

  四化理念的经典演绎

  回望海湾集团10年搬迁发展历程,“20年不落后”绝对是一组高频词汇。李明坦言,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海湾转型发展的决心与行动。建成后的海湾新项目,无论是工艺技术,还是装备水平,与国际国内同行相比,一定要保持20年不落后才行。

  何以实现20年不落后?走进海湾集团,寻找支撑这一目标定位的底气,记者发现“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建设理念是贯穿海湾现在与未来的灵魂,是引领和重构发展曲线的重要推手。

  以“四化”理念为引领,现在的海湾集团,乙烯法聚氯乙烯工艺技术水平引领全行业,与2010年相比产能翻了5倍,预计2021年将达到100万吨/年;烧碱核心工艺技术一次次升级换代;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98%;员工人数从过万人精简至3000余人,其中,董家口园区人均年产值超70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9倍以上;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至0.48吨标煤,不到搬迁前的1/4。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慧企业”建设,通过设置中央控制室,采用DCS、SIS、视频监控系统、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以及PIMS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等,提升了生产控制的智能化水平。自2017年起,海湾集团以开发部署SAP ERP为龙头,自上而下搭建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管控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内部各系统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并通过实现内部数据的实时共享,推动海湾集团管理实现深刻变革。

微信图片_20200922100414.jpg

  石化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李寿生

  “海湾集团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布局高端产品,统筹循环产业链,升级安全环保水平,创新管理方式,闯出了传统产业实现不传统发展的新道路,树立了传统行业发展现代产业集团的一个标杆。”李寿生表示。

  五个一体化牢筑发展根基

  进入“十三五”后,全国各地开始严控化工园区数量,各个化工园区开始严控项目进入,工信部针对化工园区提质升级、规范化发展提出要加大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的要求。在提质升级的过程中,化工园区围绕项目建设、公用工程、物流传输、智能管理等方面,推动一体化协同发展成为共识。

  采访中,探究海湾集团搬迁发展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以“规划建设一体化、安全环保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仓储物流一体化、智能管理一体化”的“五个一体化”战略恰恰顺应了我国化工园区战略转型步伐,成为化工园区建设的典范。

  李明介绍,海湾集团立足规划建设一体化,做到了南北两个产业园项目规划布局关联性强,使产业链得以有效拓展和延伸;立足安全环保一体化,建立了园区统一的安全风险监控系统和应急救援系统,运用清洁生产工艺对废水、废弃物进行统一无害化处理;立足公用工程一体化,根据各主体项目需求集中配建了水、电、汽等公用工程,并对后续项目建设从通盘考虑做了充分预留;立足仓储物流一体化,建成了各装置间管廊管路及罐区、码头等仓储设施连成一体的输送管网,工厂和港口实现一站式直通运输;立足智能管理一体化,实施SAP ERP项目,以及安全、资金、人力资源等信息化平台项目,打造并构建了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高水准企业运营管理平台。

微信图片_20200922100419.jpg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文雷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文雷高度评价海湾集团近年来的发展成绩。他说,我国氯碱行业要在“十四五”期间完成转型升级,产品要往高端化发展,而海湾集团在“十三五”期间就已经完成了高端产品的布局,这将为我国氯碱行业乃至整个石油和化工企业的转型升级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体两翼,海湾弄潮。青岛海湾集团这艘现代化工巨轮已经扬帆启航。

相关推荐

工信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4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新型工业化的重...

2024-04-19     中化新网

工信部: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中化新网讯 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4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在会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推动制造业绿...

2024-04-19     中化新网

工信部:一季度全国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中化新网讯 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4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在会上表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总体实...

2024-04-19     中化新网

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4月17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委新闻发言人袁达表示,今年一季度,民营经济发展实现良好开局,重点领域指标走势向好。

2024-04-19     中国化工报

金融助力石化业绿色低碳转型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部署,推动金融业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2024-04-19     中国化工报

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启动

4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工作同时启动。根据通知,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核推荐....

2024-04-18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