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江汉油田盐间页岩油首口多分支水平井王1-支平2井钻遇目的层潜三段10韵律1567米,储层钻遇率100%,3月15日放喷即见油,目前累计产油218.3吨。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创新与工艺迭代,让盐间页岩油绽放出新的光彩,为效益开发开辟了新路径。
资源丰富,充满潜力与挑战
江汉油田盐间页岩油藏资源丰富,发育193个盐韵律层,主要分布在凹陷中南部的盐湖相区,富有机质页岩受上下盐岩夹持,形成自生自储的盐间页岩油,“十四五”资评资源量1.67亿吨。但是储层具有“低孔、低渗、上下盐岩作用”的复杂特性,传统开发手段难以有效动用。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过去五十年间,油田曾尝试多种手段,历经泥岩裂缝、构造高点、注水开发、压裂改造等探索,“四上四下”攻关岩间页岩油,但单井产量低、递减快、成本高等问题始终制约着页岩油效益开发。“盐间页岩油就像被锁在保险柜里的宝藏,钥匙却迟迟找不到。”江汉油田研究院副院长吴华形容。
2022年,盐间页岩油一体化攻关团队成立,以“地质-工程一体化”为核心,采用三维地震、纳米级岩心分析等技术,重新刻画储层分布规律,界定“甜点区”分级评价标准,厘清盐间老井开发特征,为下一步精准布井奠定基础。
技术破局,激活沉睡的油藏
“盐间页岩油储集好、烃源优,开发的关键在于如何定量裂缝描述,并在裂缝发育区形成有效的渗流通道。”江汉油田研究院专家印波指出。因此,以“多分支提高裂缝钻遇率、分支+长水平段提升井控面积、不压裂避盐层干扰,多轮吞吐提能量”为目的的长水平分支井开发方式应运而生。
为落实多分支井型的可行性及部署方案,江汉油田与中石化勘探总院、江汉石油工程公司、石油大学(华东)等单位联合攻关,解决了裂缝发育特征不明确、动态渗流半径难以计算等技术难题,针对构造轴部平缓、两翼陡降的构造特点,强化地质工程一体化,在精细地质建模的基础上,经过六轮次论证优化,确保工程可实施、单井储量控制最大化、钻井投资最优化。目前,王1-支平2井取得了初步效果,并且结合地模数模一体化,形成了适应性的二氧化碳吞吐补能方案,为盐间页岩油效益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分支井在盐间取得初步成功,攻关团队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我们的目标是让盐间页岩油从‘试验田’变为‘主力军’,为江汉油田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江汉油田研究院石油开发所书记张亮信心满满。
本报讯近日,由大连重工装备集团自主研制的国产化首台套45万吨/年聚丙烯混炼挤压造粒机组,在大橡塑营城子橡胶塑料机械研制基地顺利完成出厂验收,即将交付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
“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设备运行状况的检查,确保原油生产平稳运行。”8月8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六作业区注聚四班班长郑文源正在班前会上布置近期工作。
昨天上午,一艘装载13.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的外轮顺利靠泊新奥舟山LNG接收站码头,展开接卸作业。这标志着历时988天建设的新奥舟山LNG三期项目全面竣工投产!
8月6日,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分检中心正式将两台智能机械臂引入聚酯切片核心检测环节,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聚酯切片色值测试标准化、程序化、无人化作业的企业,为聚酯行业检测树立了新标杆。
8月4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生态环境局对平煤神马(宁东)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尼龙全产业链45万吨/年己内酰胺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审批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