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采油技术入选“国家队”

  11月2日,科技部公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生物制造”重点专项,胜利油田申报的“油田采油生物制剂研发及应用”项目位列其中。作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胜利油田首席专家汪卫东自豪地说:“这是国家绿色生物制造领域首次在油田应用方向设立的重点项目,我感到莫大的荣幸。”

  据介绍,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中,“绿色生物制造”专项列出13个重点方向。其中一个方向就是针对油田领域设立的“绿色生物制造”。开展“绿色生物制造”技术研发,是我国应对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问题,变革传统经济模式、打造经济新增长点、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厚积薄发

  近十年来,胜利油田微生物驱油异军突起,从先导试验到工业化应用,从小规模尝试到阵地逐年扩大,实现了开发方式绿色化,目前年增油15万吨以上,“十四五”末年增油将达到30万吨。

  作为该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汪卫东先后完成了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实现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下一步怎么突破,一直是汪卫东和研究团队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难题。他没想到的是,他们的研究方向与国家“合流”了。

  “油田采油生物制剂研发及应用”直指油田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难的瓶颈问题,以生物制剂油藏环境适应机制为切入点,以生物制剂规模制造技术为突破点,以生物制剂协同油田增产工艺为研究重点,构建以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聚合物和生物酶为核心的高效生物采油技术及工程应用体系,可大幅提高油田产量和采收率,同时实现油田绿色环保低碳开发。

  “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聚合物和生物酶等生物分子结构多样、功能丰富、性能可塑,在高温高盐油藏开采中具有巨大潜力。项目实施后预计可提高采收率10%,增产原油超过百万吨。”汪卫东说。

  小荷露角

  在胜利油田不足10平方米的微生物实验室里,各式各样的玻璃器皿摆满了试验台。该项目团队成员丁明山习惯性地打开冷藏柜,拿出一瓶淡黄色的“神秘液体”。

  “别看只有30毫升,这是团队耗时9年研制出的‘宝贝’。”丁明山展示着手中的“神秘液体”说。“神秘液体”是他们团队正在攻关的耐温抗盐生物基绿色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

  “这是升级版的生物制剂,相比前几代化学剂,更加耐温抗盐、更加环保,也更加适应目前的油藏环境。”丁明山介绍道。

  据了解,该绿色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已经进入现场试验,假以时日,将有效解决高温高盐等苛刻油藏的驱油难题。

  近年来,胜利油田微生物尖端技术研发已经进入“快车道”。今年年初,汪卫东团队在微生物采油基础研究方面还取得一项重大突破,首次发现了一种可以独立直接降解石油产生甲烷的古菌,改写了教科书石油降解产甲烷需多种微生物协同参与、多步骤代谢的认知。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主刊。《Nature》认为,这一发现是产甲烷古菌的基础研究重大发现,更指明了油田开发后期的应用前景。

  任重道远

  “面对三家国内顶尖专业团队的竞争,压力不可谓不大。”8月22日,汪卫东作为项目牵头负责人在山东省科技厅进行项目立项答辩,同时答辩的还有国内另外三家老牌研究团队,竞争相当激烈。

  搞科研从来都不轻松。“申报一个项目就要脱一层皮。答辩前的很多天,我常常通宵睡不着觉,一闭上眼睛脑子里就浮现立项的种种问题,有时一想到什么点子就马上起身记录下来,怕第二天忘记了。”汪卫东坦言。

  从去年开始,汪卫东带领团队就着手筹备此次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与此同时,他们和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单位组成联合团队。

  国家级项目指引着某一领域的发展方向,承担国家级项目的队伍代表着该领域的最强力量,是该领域的“国家队”。“必须选一流的科研团队,才对得起‘国家队’这个称呼。”汪卫东坚持着高标准,同时这也消耗了他不少精力。

  拿下立项,万里长征只迈出了第一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汪卫东信心十足。

相关推荐

甲基异戊基酮:创新技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甲基异戊基酮(MIAK)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在油漆涂料、数字印刷油墨、电子化学品、工艺溶剂、橡胶防老剂PPDs合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全球市场需求量也呈逐年增长趋势。然而,国内生产MI...

2024-05-10     中国化工报

让绿氢为我所用——嘉庚创新实验室创新氢能技术纪实

  一个巨大的集装箱内,整齐码放的金属罐体与管道相连,罐体周围分布着电解槽和大型纯水储存罐,宛如一个小型化工厂。这是入选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嘉庚创新实验室研制的高性能兆瓦级质子交...

2024-05-10     中国化工报

吉化碳纤维厂原丝在线切换创效50万

  “通过采取在线切换方式,一举打破了碳纤维原丝单元停车切换不同系列牌号产品的常规操作,有效缩短切换周期,降低了运行成本50万元。”近日,吉化碳纤维厂技术负责人表示。

2024-05-10     中国化工报

天津大学研发出耐500℃超强铝合金

  近日,天津大学材料学院何春年教授团队制备出氧化物弥散强化铝合金,将铝合金的服役温度提高至500℃,攻克了铝合金难以在400℃以上高温环境应用的难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材料》。

2024-05-10     中国化工报

全球最大绿电耦合绿色化工项目开建

  5月6日,全球最大绿电耦合绿色化工项目中的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现场土建工程全面开工。

2024-05-10     中国化工报

丰喜临猗蒸汽余热回收项目获奖

  近日,潞安化工丰喜集团临猗分公司的《三聚氰胺副产蒸汽发电并回收冷凝液》项目,获评山西省运城市“五小”创新大赛三等奖。

2024-05-10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