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团队研获新型光学“密码锁”

  中化新网讯 近日,南开大学宋峰教授、冯鸣副教授团队基于石英玻璃中稀土离子的空间选择性掺杂和仿生微纹理复制,构筑了具有微结构的不可复制荧光玻璃标签,通过多层信息加密和存储,给信息装上“安全锁”,获得了光学信息加密存储领域重要进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信息安全的需求日益增加。一系列防伪加密方法应运而生,如全息图、激光烫印、水印、射频识别标签、防伪油墨等。这些安全标签的防伪能力主要依赖于高技术壁垒和有限的制造材料。然而,由确定性方法产生的传统安全标签很容易被有动机的伪造者复制和重新生成,开发不可复制的防伪加密方法一直是一项重大挑战。

  这一成果最初的灵感,源于一片叶子。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次偶然的情况下,研究团队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银杏叶的表面犹如不规则起伏的山脉,而荷叶表面却随机分布着许多锥形的微塔,即使是同一片树叶的不同部分也呈现着相似却不完全相同的微结构。

  由此为切入点,团队引入了不可克隆函数的概念,利用紫外光固化二氧化硅纳米复合物和天然叶片表面的微结构信息,开发了物理上不可复制的、具有仿生微结构的荧光玻璃标签,实现了可选择性地多级信息存储加密。

  研究团队首次在透明玻璃上同时实现了稀土离子的空间选择性掺杂和仿生微结构复制,通过控制稀土离子的掺杂位置和种类,构筑不可克隆微结构,选择性地进行多级信息加密。他们以南开大学校训和校徽为一级编码信息,用波长为254纳米的紫外光照射,可以得到不同颜色的显示图案,图案中的微小细节清晰可见。他们还利用微结构的随机性设计了二级加密信息,搭建了交互式的智能认证平台,便于对加密信息进行提取和认证。

相关推荐

我国科学家将锂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提高了2-3倍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突破现有传统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应用性能上的瓶颈,研制出了能量密度超过600瓦时/公斤的软包电芯和480瓦时/公斤的模组电池,其性能指标比现有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直接提高...

2025-08-14     中化新网

纳米魔法:气相二氧化硅提升陶瓷透明性比表面积有玄机

  在陶瓷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进程中,材料的透明性和雾度是衡量其品质与应用价值的关键指标之一。气相二氧化硅(气硅)作为一种性能独特的无机纳米材料,凭借其极小的粒径、高比表面积以及良好的分散性等优势,在陶瓷...

2025-08-13     中化新网

我国首批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设备系统集成完工

8月11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悉,国内首批自主研发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设备系统在天津集成完工,进入测试验收阶段,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关键节点柔性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对加快培育发...

2025-08-13     中化新网

太原理工李晋平团队在低碳能源与分离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山西是资源型经济省份和碳排放大省,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重大。

2025-08-13     山西能源和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低碳炔烃选择性加氢催化剂设计获进展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催化反应工程团队段学志教授、曹约强特聘研究员基于吸附构型匹配策略在炔烃加氢催化剂创制方面取得新进展,构建兼具表面Pd1Sb2三原子位点与近表面Pd位点(Pdns)的PdSb金属间化合...

2025-08-12     中化新网

业界共探生物工程塑造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

中化新网讯8月6日至8日,以“生物工程塑造未来产业”为主题的第二届生物反应器工程与生物制造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齐聚,共同探讨生物反应器工....

2025-08-12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