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稳致远,共同迈向绿色未来——“一带一路”十周年能源行业投资回顾与展望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近年来,我国着力推动能源低碳、绿色转型,能源合作项目伴随互联互通理念走向世界。中国能源行业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将为未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下坚实基础。

  绿色发展成为重点合作领域

  过去十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一带一路”建设也历经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变化,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日渐成为备受关注的重点领域。

  随着全球100多个国家发布碳中和目标,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建设绿色丝绸之路、优化产业链布局、推动共建国家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重点。在此背景下,中国积极推动建立“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机制,与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33个共建国家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搭建中国与中亚、阿盟、非盟、东盟、中东欧等区域能源合作平台,并与30多个能源类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明确提出,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中国聚焦沿线国家的绿色低碳发展需求,将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技术与产品贸易、绿色低碳能源投资等方面的国际合作进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在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方面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发展方向。

  作为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关键一环,十年来,能源合作范围持续拓展、深化,在支持中国能源产业出海的同时,推动沿线国家油气管道、电力线路互联互通,促进新兴能源技术交流与资金融通,携手绿色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上半年,来自中国的投资方在能源相关领域以绿地投资、并购交易等形式在沿线国家累计投资近1500亿美元(不含工程承包投资)。其中,早期能源跨境投资较为集中于亚洲区域,近年来中东及北非、南美等区域成为增长热点。

  高质量合作成为主旋律

  回顾十年来“一带一路”能源跨境投资交易情况,相对于早期以大型油气类项目为投资的主要驱动,近年来高质量合作成为主旋律,涌现出更多新能源技术、绿色低碳相关投资项目,参与主体趋于多元化,融资模式不断拓展,为加速全球能源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新投资聚焦新兴技术,驱动全球能源技术变革。中国企业不仅作为设备和材料供应商、工程承包商等角色,支持光伏、风电、氢能等新兴能源项目及技术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广应用,也同样作为投资方不断提高对新兴能源技术的资金支持。过去十年间,分别有234亿美元的绿地投资和415亿美元的并购投资流入可再生能源领域,其中,2013~2017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在能源相关绿地投资中占比约51%,在能源并购交易中占比约33%;而在2018~2022年,比例进一步提升至61%和41%。在持续增长的投资规模支持下,中国能源企业稳步提升海外产能,将清洁且兼具经济性的能源推向国际。

  第二,推动产业链升级,促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倡议启动十年来,中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油气及化工相关项目超过700亿美元,其中约400亿元为绿地投资。从具体项目内容来看,在强化油气开采及运送能力的同时,化石能源的低碳开采与清洁高效利用日益受到关注,油气装备制造、下游精细化工等领域逐渐成为投资热点。在沿线国家投资的多个大型高端炼化项目不仅有效扩充了乙烯、对二甲苯(PX)等关键化学品产能,也带动油气装备、炼化工程服务、低碳开采解决方案等“同船出海”,助力当地油气产业链降碳增效,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立足资源禀赋,推进能源电力普遍服务。据统计,由中国出资推动的光伏与风能项目累计产能已突破25GW。从项目类型分布来看,充分结合共建各国绿色资源禀赋,在东南亚、中东及北非等区域挖掘太阳能资源潜力,投资光伏电站,在南美洲、欧洲等风能资源丰富的区域重点开发风电,在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地则因地制宜建设水电项目,助力当地推进能源电力普遍服务。此外,中国能源企业还将特高压、智能电网等领先技术带到多个国家,支持清洁能源消纳,为当地提供稳定、安全的电力供应,向全球贡献能源可及中国方案。

  第四,资金融通,支持国际产能合作。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各大商业银行提供信贷、投资、结算、保险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兴投融资平台也贡献了重要力量。例如丝路基金围绕“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积极布局一系列油气资源、电力、新能源和能源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截至2023年10月,投资能源类项目共25个,承诺投资金额约68亿美元。同时,在“一带一路”能源跨境投资中,德勤中国等专业服务机构也在制定投资战略、识别投资目的地、寻求优质资产和更优价格、执行尽调、设计税务架构、融资安排以及收购后企业价值的持续提升等关键环节贡献专业力量,护航中国能源企业高质量出海。

  能源投资规模有望快速增长

  绿色可持续的未来是全球各国共同的追求。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能源合作将走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与更高层次,相关合作机制与配套政策将进一步优化完善。在此背景下,能源投资规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并将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清洁能源技术依然是重点投资方向。由于对产能的更高要求和新技术的应用迭代,清洁能源相关投资交易将更加侧重于绿地新建模式,需要关注政府补贴落实达成度、本土化员工技能和产业链的配套。同时,针对氢能等新能源技术,海上漂浮风电、储能电池、电池新材料以及能源产业链上下游资产的投资将成为热点。

  其次,有望借助新的合作模式与投融资渠道。已在共建国家布局的中国企业将带动产业链配套需求,上下游企业之间可加强合作,以联盟的形式完成出海,例如,能源、电力、电网投资合作项目带动设计、装备、施工、管理、运营及服务等一体化形式走出去。在融资渠道方面,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融资工具将成为清洁能源项目的重要助力,引导投资方决策绿色化。此外,国际多边机构的参与将为项目提出更高的国际化及绿色化的要求,绿色专项基金也成为有明确投资项目及退出机制的新型投资平台。

  最后,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重要性日益突出。高质量出海对能源企业在合规和风控体系、供应链韧性、运营效率、气候战略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可通过引入专业服务体系,健全投资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不仅为能源产业的开拓创新带来巨大机遇,也为全球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能。处于价值链上的各方应加强合作,携手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出海,从而把握机遇,为构建更加绿色、包容的能源未来贡献价值。


  作者系德勤中国矿业及金属行业合伙人

相关推荐

博禄签订在中国建设特种聚烯烃一体化设施项目合作协议

作为一家提供创新和差异化聚烯烃解决方案的领先石化企业,博禄股份有限公司7月23日宣布通过战略性的联合投资模式目标在中国建设一座特种聚烯烃一体化设施,以促进其在核心亚洲市场的发展。项目合作协议由博禄、....

2024-07-24     中化新网

安哥拉铜矿项目开工

7月19日,由中国化学十一化建第六工程公司承建的安哥拉铜矿工程项目在现场条件极其艰苦、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完成了选矿厂中间矿堆、磨矿车间、粗破碎车间的基坑开挖,同时开始粗破碎车间和中间堆场的钢筋绑扎...

2024-07-23     河南石化新闻

江汉盐化工累获国际消毒剂订单超万吨

7月13日,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向国际红十字会发出第一批592.2吨漂粉精产品。

2024-07-22     中国化工报

渤海钻探中标科威特工程项目

近日,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宣布,成功中标科威特石油公司4部修井日费项目。

2024-07-22     中国化工报

UOP助河北凯意脱氢装置高效运行

近日,霍尼韦尔宣布与河北凯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助力其脱氢装置高效、安全、低碳运行,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石化产品需求。

2024-07-22     中国化工报

陶氏:全力深耕中国市场 笃定未来向“新”而行

1979年是陶氏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元年。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之一,45年来,陶氏与中国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的进程同频共振,在华业务持续拓展,扎根中国步履坚定。

2024-07-22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