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石化CO装置用上国产催化剂

甲烷转化率达93%以上

  中化新网讯 截至10月11日,扬子石化一氧化碳(CO)装置使用国产新型催化剂安全生产超3个月,标志着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活性多进料工况蒸汽转化催化剂组合首次在一氧化碳装置实现了工业化应用,有效助力该新型催化剂国产化进程和装置运行经济性提升。

  9月27日,该装置完成技术标定工作。标定结果表明,在转化气出口温度875℃、水碳比2.25的条件下,甲烷转化率达到93%以上,并且装置的能耗、物耗与原使用的进口催化剂接近,国产新型催化剂性能可满足装置工艺需求。

  据悉,扬子石化一氧化碳装置为扬子英力士50万吨/年醋酸装置的配套项目,于2010年7月建成使用。该装置以天然气为原料,采用加氢脱氯脱硫、蒸汽(预)转化、N-甲基二乙醇胺脱碳和甲烷洗涤深冷分离工艺,生产一氧化碳、羰基合成气、副产氢气等产品。其蒸汽转化采用德西尼布公司的工艺技术,转化出口设计温度达910℃。

  由于反应温度高、生产条件苛刻等原因,包括此前该装置在内,国内一氧化碳装置均采用进口催化剂。近年来,扬子石化与中国石化齐鲁石化研究院加强技术交流。针对装置生产特点,齐鲁石化研究院成功开发了高活性催化剂组合。扬子石化成立专家团队,评估该催化剂组合在装置应用的风险并制订针对性防范措施。在前期换剂过程中,装置技术骨干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做好装填质量把关。开车过程中,操作人员密切关注转化炉运行情况,做好换剂前后各参数比对分析。

  为了精准评判新更换催化剂性能,该公司管理人员提前编制了详细的标定方案,按照标定方案对装置运行情况进行工业标定。标定期间,技术人员全程在现场跟踪记录分析数据及主要操作参数,及时与车间对接沟通调整方案,每天进行采样分析和比对,确保及时、准确、无遗漏。

  据测算,此次更换新型国产催化剂减少采购成本400多万元,与前期使用的进口催化剂相比,采购价格大幅下降了57.9%,采购周期由6个月以上缩短到1个月。随着国产化技术的不断提升,成本效益随之显现。

  目前,扬子石化正继续跟踪该催化剂组合在不同工况下装置运行数据收集分析,验证该催化剂稳定性,为推动催化剂国产化应用奠定基础。



相关推荐

清华大学师生到华昌化工访学交流

4月22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项目高级主任郭新宁,率国际公共管理硕士项目(IMPA)师生及海僡集团、中非总商会代表一行46人,赴华昌化工、华昌能源开展社会实践与交流活动。郭新宁一行分别参观了华....

2025-04-23     中化新网

黄苏华:东征西战三十年 七十口井写传奇

  “7口井等着搬家,没办法,人手不够!”4月16日,中石化经纬公司西南测控公司新疆分公司生产副经理林春保瞅着任务栏上饱满的工作量,搓着双手直犯愁。  “我去!”49岁的黄苏华主动请缨,负责SHB...

2025-04-23     中国化工报

常州一步通过江苏专精特新企业复核

  近日,江苏省工信厅发布了2024年度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复核通过名单。常州一步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2025-04-23     中国化工报

120项首发技术引领橡塑创新浪潮

  4月15日至18日在深圳召开的CHINAPLAS2025中国国际橡塑展上,全球创新科技成果与一系列高质同期活动展现出全、新、高三大看点。

2025-04-23     中国化工报

实现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记西南院变压吸附法回收利用工业副产气技术

  近日,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南院)自主研发的“变压吸附法回收利用工业副产气技术”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该技术解决了大规模气体分离提纯中的关键工艺、吸附...

2025-04-23     中国化工报

天津大学破解高纯石英矿提纯密码

  4月10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高纯石英矿正式成为我国第174号法定矿种。

2025-04-23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