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2023年)》:我国工互网发展成效显著

  中化新网讯 近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2023年)》(下称《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从起步探索阶段转向快速推进阶段,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特别是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近6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显著。

  其一是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数据、安全体系不断完善,核心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设施初步建成,截至9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达到318.9万个,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和县城城区。建成5G行业虚拟专网超过2万个,有效满足垂直企业对数据本地化、管理自主化等个性化需求。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7000个,标识解析体系服务企业超30万家。培育50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超过270家,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近9000万台(套)。技术领先、自主可控、应用富集、安全可靠的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加快建设,数据汇聚能力持续增强。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其二是工业互联网数字赋能作用持续显现。随着工业互联网理念深入人心,广大工业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方向感更为清晰、内驱力更强劲。目前工业互联网应用已拓展至45个国民经济大类,覆盖工业大类的85%以上,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安全作用不断彰显。《报告》显示,工业互联网将数字技术与行业特有的知识、经验、需求相结合,加速工业机理模型的汇聚沉淀,提升生产经营各环节数字化水平。应用场景从“研产供销服”单点应用向综合集成延伸,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加快普及,各地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万家,“大企业建、中小企业用”的模式加快推广。

  其三是工业互联网持续推动新技术研究进程。工业以太网、边缘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工业互联网推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全面突破和迭代创新,2022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工业软件、传感器等产业规模增速近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工业元宇宙应用逐步开展,工业级无人机、可穿戴智能装备等新产品迅速兴起,人工智能与工业融合应用不断深化,催生了增强数字设计、人机协同制造、精益运营管理、精准质量管控、柔性智能服务等典型应用场景。

  其四是工业互联网生态建设规模日益壮大。多家龙头企业设立工业互联网科研部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生态建设成效初显,有效助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数据要素市场加快建设,全国已成立40多家数据交易机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初步构建,百余所院校增设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一批工业互联网人才实训基地在全国布局,江苏、广东、山东、四川等地建设近20所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

相关推荐

“三大需求”引领石化业AI应用

  10月23日,202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工业AI论坛在浙江宁波举行。与会嘉宾从人工智能(AI)在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工领域应用的技术、政策、实战案例出发,讨论如何推动工业AI走向更深入、更广泛的应用...

2025-10-29     中国化工报

北部湾海域最大海洋油气平台完工

  10月24日,装载涠洲11-4CEPD平台的“海洋石油228”驳船缓缓驶离海油工程青岛国际化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码头,标志着该平台陆地工程全部完工,进入海上安装阶段。

2025-10-29     中国化工报

LoRA-Chem大模型问世

  近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武汉大学联合提出LoRA-Chem,首次实现单基础模型通解多类有机反应预测,在保持大模型通用能力的同时,在专业任务表现上比肩甚至超越专有模型。

2025-10-29     中国化工报

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将开

  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石化化工行业的融合应用,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将于11月3—5日在大连举办“2025年石化...

2025-10-29     中国化工报

AI赋能工业仿真研究报告发布

  10月1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和全国智能计算标准化工作组在全国智能计算标准化工作组2025年度全体会议上发布《科研智能:人工智能赋能工业仿真研究报告(20...

2025-10-29     中国化工报

首个煤炭化工地勘大模型发布

  近日,国内首个聚焦煤炭化工地质勘探领域的行业大模型——“探脉”大模型在西安发布。

2025-10-2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