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该院与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合作,人工合成了一种可以一次性降解5种有机污染物的新型工程菌株,并在工业废水样本中验证了这种菌株对高盐废水中复合污染物的高效降解能力。研究成果北京时间5月7日23时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
据科研人员介绍,高盐废水主要来自化工厂以及石油、天然气的采集加工工厂,包含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有害化学物质和营养盐等污染物。虽然自然界的天然微生物能够分解高盐废水中的部分污染物,但每个菌种通常只能处理一两种特定污染物。当面对高盐废水这种由油污、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组成的“混合垃圾”时,这些天然微生物就显得“力不从心”。
对此,科研人员利用合成生物技术,不仅让细菌拥有了多种污染物的分解能力,还让这些能力像积木一样按需组合搭配,从而在单一菌株中构建了覆盖单环到多环化合物的五条人工代谢通路,可实现联苯、苯酚、萘、二苯并呋喃、甲苯五种典型芳香类有机污染物的同时降解。
科研人员在实际验证中发现,这种新型工程菌株在48小时内对5种目标污染物的去除率均超60%,其中对联苯实现100%完全降解,对甲苯、二苯并呋喃等复杂污染物降解率近90%。
研究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戴俊彪表示,未来,这种新型工程菌株有望在海上溢油污染治理、工业场地修复、微塑料生物降解等生态环保领域发挥作用。
来源:新华网
化学与可持续未来如何塑造?绿色催化技术、原子经济性与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氧化碳转化、AI辅助的数据驱动绿色工艺将是重要方向。在刚刚在吉隆坡落下帷幕的第53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代表大会...
中化新网讯7月24日,在浙江省衢州市民营经济“两新”深度融合现场交流会暨“科创未来”金融助力民企创新提质项目对接会上,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衢化院)、河南省氟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氟基新材)、浙江....
近日,由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的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D,L-蛋氨...
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氯碱运行部氯碱运行四班副值长孙伟华今年50岁了。他在基层操作岗位上奋斗31年,像台永不停转的陀螺,永远充满干劲。 凭借对工艺参数高度敏感,他将精准操作与快速响应落实...
近日,上海石化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成功攻克烷基化装置长周期运行难题,有效提高装置生产负荷,产品硫含量进一步降低,烷基化油辛烷值提高约0.3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该装置连续稳定产出优质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