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技护航“千里油龙”

3月14日清晨9时,胜利油田集输技术管理中心孤东一号联合站的操作室内,工人技师王强轻点屏幕,一架搭载红外热成像仪的无人机腾空而起,掠过纵横交错的站外输油管道,开始了每日的智能巡检。“今天要重点排查G37号阀组至联合站之间的12千米管线,这一带地下水位高,管道腐蚀风险较大。”王强一边操控着多屏监控系统,一边向同伴介绍。

胜利油田站外输油管道总长度超过3000千米,部分管线穿越芦苇荡、盐碱滩等复杂区域。过去人工巡检需穿戴厚重防护服,携带超声波检测仪徒步作业,日均仅能完成8千米。2024年下半年投用的智能巡检系统配备六旋翼无人机,可搭载多光谱相机和激光雷达,单次充电续航45分钟,巡检效率提升40%。

在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中,输油管道表面的微小锈蚀点都清晰可见。当飞至K15号弯头处时,热成像画面突然出现异常温升区域。王强立即切换至三维建模模式,系统自动生成管道变形分析报告。“这处弯头壁厚减薄量达12%,需要立即安排维修。”他迅速在系统中标记隐患点,工单同步推送至抢修班组。

这套智能巡检系统还集成了AI识别算法,可自动区分管道附属设施与外部干扰。在S9号阀组上方,无人机发现一处新增的塑料大棚,系统立即发出预警:“距管道安全距离不足3米,存在第三方施工风险。”管理人员通过系统调取历史影像,确认该区域为违规搭建,随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传统巡检靠经验,现在靠数据。”技术管理中心技术室主任李建军一边展示着巡检大数据平台,一边介绍道,“无人机已累计发现管道腐蚀、阴极保护失效等隐患173处,预警第三方施工风险41次,管道泄漏事故率同比下降65%。”

当无人机完成巡检降落在操作平台时,地面站自动生成巡检报告并上传至云端。王强轻点屏幕,管道运行状态、缺陷分析、维护建议等信息一目了然。这套智能巡检系统正悄然改变着油田运维模式,让千里油龙在科技护航下更加安全平稳地运行。

相关推荐

“小发明”实现安全大提升

近日,天伟化工厂车队通过为货叉穿“鞋”,成功解决了氯乙烯车间触媒料斗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025-04-09     中国化工报

具身智能:开启工业“智”造新征程

​当下,具身智能与智能机器人技术正在与传统工业制造领域深度融合。

2025-04-09     中国化工报

一场石油石化装备的盛宴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侧记

​一年一度的石油石化技术装备盛宴如期而至。3月26日至28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2025)在京举行。展会汇聚了7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家企业,众多前沿、顶尖装备...

2025-04-09     中国化工报

宝石管业中标“四最”二氧化碳管道项目

近日,宝石管业宝世顺公司中标国内首条长度最长、管径最大、压力最高、输量最大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管道项目,为我国油气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关键管道输送技术支撑。

2025-04-09     中国化工报

福海创加氢装置OTS培训启动

3月31日,福海创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操作员培训仿真系统(OTS)启动会召开。

2025-04-09     中国化工报

中国化学装备冷却塔技术打入非洲市场

近日,中国化学装备科技公司所属沧冷公司与尼日利亚两大能源巨头KwaleGencoFZE和PadahLNGFZE分别达成重要合作,成功签署电力及LNG项目冷却塔工程合同。这标志着该公司自主研发的...

2025-04-0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