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胺绿色生产技术破解污染难题

  中化新网讯 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有关专家在郑州召开了《增产胺绿色生产技术及其新衍生物的开发与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在增产胺绿色生产技术及其新衍生物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增产胺生产工艺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尹飞虎看来,增产胺绿色生产技术有明显创新,突破了传统生产工艺污染大、成本高的技术难题,开发新的增产胺衍生物取得显著进展和阶段性成绩。

  据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李中贤研究员介绍, 增产胺绿色生产新工艺,具有较高的原子经济性,增产胺季铵化衍生物,提高了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有望得到比增产胺活性更好、综合性能更优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拓宽应用范围。

  “增产胺生产新工艺应用后,即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污染排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郑州森永生物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增产胺通过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来促进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改善作物品质的作用,并且可以提高作物抗逆性和化肥利用率,被称为“奇迹之药”,在减肥增效方面有良好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增产胺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大面积推广使用。同时,由于增产胺水溶性较低,通常需制成盐酸盐、柠檬酸盐使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限制了其在一些碱性条件下的应用。

  “当前,增产胺合成方法主要包括:烷基化-胺化法,胺化法,酰胺还原法和环氧乙烷开环法。这些方法普遍存在合成路线长、污染大、收率不高等问题。”李中贤说。

  李中贤说,2022年,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河南省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聚焦项目“耕地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增产胺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是其中课题之一。该中心与郑州大学化学学院、郑州森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农达生化制品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展增产胺合成路线、中试生产工艺、新衍生物设计合成、生物活性测试评价等研究,已获得相关发明专利授权7件。

  据介绍,自项目开展以来,研发团队以3,4-二氯苯酚为原料,通过催化过程获得增产胺,提高了产率,减少了污染排放。依据中间体衍生化法设计合成了系列增产胺季铵化衍生物,进行了生物活性评价,获得了活性更好、应用范围更宽的先导化合物。

  “下一步,研发团队将开展增产胺季铵化衍生物的性能及应用研究,开发增产胺的连续化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本质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推广应用,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李中贤表示。



相关推荐

晋南钢铁集团与山西豪森伟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月14日,集团与山西豪森伟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曲沃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聂磊,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永刚,副主任郭高潮、王奇等见证签约。集团总裁张天福与山西豪森...

2025-04-15     山西能源和化工

东方石化高端石蜡、润滑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正式签约

4月14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及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在海口召开。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规划的“高端石蜡、润滑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作为重点招商项目,与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我国最大超深油田油气产量破2000万吨

  截至4月10日,我国最大超深油田——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富满油田累计生产油气突破2000万吨,成为我国在8000米以下复杂领域高质量勘探开发的“深地标杆”。

2025-04-15     中国化工报

中国海油文昌9-7油田投产

  中国海油4月14日宣布,位于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的文昌9-7油田开发项目已投产。

2025-04-15     中国化工报

中泰新材百万吨级甲醇项目投产

  近日,新疆中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00万吨/年甲醇项目举行投产仪式。

2025-04-15     中国化工报

37家已披露业绩化企全部预增

  4月是一季报密集披露期,截至4月11日,沪深北共163家上市公司发布业绩公告,158家预增,5家预减。

2025-04-15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