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1月30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传来消息,我国最大海上油田渤海油田油气日产量首次突破“10字头”,在10万吨油当量上高位运行,创开发建设五十余年来历史最高水平。
渤海油田始建于1965年,是我国现代海洋石油工业的发源地。投产近60年来,已建成50余个在产油气田、近200座生产设施,是中国海域产量最高、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主力油田。
2019年到2022年,渤海油田原油日产一路箭头向上,持续“稳7冲8”“稳8冲9”,建成国内第二大油气田,为油气稳产增产作出重要贡献。同时,渤海油田积极响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要求,大力推进我国渤海天然气勘探大突破、大发现和大规模开发利用,使天然气产量由过去的“缓升”迈向“稳增”新局面。
今年是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的关键一年。为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把主题教育成果体现到发展成效上,渤海油田围绕中国海油“1534”总体发展思路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以赴抓上产、增效益、强管理、促改革、防风险。
年初以来,渤海油田以稳住老油田、加快新油田、突破“低边稠”、强化天然气为主要方向,加强组织调度、优化生产运行、强化现场管理、完善保障措施,确保了原油日产“保9冲10”和天然气产量可持续增长,“双高”油田挖潜走出新路径,海上稠油热采产量再上新台阶。
稳油控水是油田的“饭碗”工程。渤海油田以“两提一降”为引领,持续推动“精细注水和稳油控水”专项工作高效开展。绥中36-1油田通过加强油水井精细化管理,集中治理智能分注故障管柱,极大增强了水平井提液引效。曹妃甸作业公司通过技术攻关,挖潜特高含水老井剩余油,应用井累计产油量超1.5万吨。
此外,渤海油田大力推进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上产4000万吨”重大科技专项技术攻关与成果示范,加快浅水水下生产系统攻关成果示范,加快海上深井、超深井钻完井技术立项接续攻关等,进一步加快“发现变储量、储量变产量、产量变效益”步伐。(中国化工报 曲照贵)
“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后,新能源与储能如何协同发展?业内专家在8月19—20日召开的第十届储能西部论坛上指出,行业需加强技术攻关,强化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8月14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
近日,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昆仑网电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广东销售深圳分公司,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深圳赛区核心场馆建成光储超充示范站。
8月20日,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未来三方将在“储能+金融”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近日,浙江晶科储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储能)与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锂能)共同宣布,双方联合储能专用电芯工厂正式进入量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