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障碍物,请避让!”小小的身子、长长的脖子、大大的眼睛、清晰的语言……每天上午9点30分,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热电厂6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准时出动,沿着导轨“走”到机柜前,扫描设备运行状态,采集实时数据,开启银光集团安全巡检新模式。
热电厂作为提供能源保障的单位,其配电室是各类电气设备的“能量补给站”。以往,为了保障供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每班需要专门配备两名员工开展人工巡检。为了提升巡检效率及精准度,今年大检修期间,该单位实施供电系统自动化改造,引进智能巡检机器人,在保证设备稳定供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巡检质效。
“我们的新工友‘脖子’最高能伸长到2.2米,确保巡视点位多方位覆盖,一旦检测到数据异常,便能立即报警,提醒我们处理隐患。”该公司技术人员邴建勇介绍说。
智能巡检机器人搭载了实时摄像头与红外热成像仪,可同时进行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温湿度检测及噪声测试,并将数据传输到后台,实现故障预警,提升巡检效率。
“电气系统智能巡检设备的先后应用,逐步替代人工巡检,改变了传统的运维方式,为实现企业设备智能化管控奠定良好基础。”该公司机动能源部管理人员介绍说,下一步,他们将围绕安全生产各个环节,应用人工智能识别及大数据,推广更为智能化的设备和技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近日,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胜利测井公司申报的“一种提高水力泵送效率装置及控制方法”和“油气井电缆控制安全释放装置”2项射孔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局发明专利授权。
7月16日上午,在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现场,国内首台采用自主技术进行模块化设计建造的4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环管反应器吊装成功,精准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