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5月8日,“自主可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项目技术成果鉴定会在北京举行。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而在发电核心控制领域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
自主可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技术鉴定会
该控制系统实现了电力生产控制区内数据、算法、算力的高效组织调度和弹性扩展,实时数据存储规模提升10倍以上,提升检索速率20倍以上,可支持不少于35种发电智能计算、65种数据分析和20种主流机器学习算法;突破了传统的被动边界防护模式,内生免疫功能资源占用≤5%,纵深防护延迟时间减少50%;首次实现了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全程近零操作运行,运行人员操作次数降低90%以上,达到了少人干预的运行新目标。
在技术创新方面,该项目突破了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相关成果已在多个发电项目中实现规模化应用。项目成果推动了发电控制技术的智能化升级,构建起完整的智能发电技术标准体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自主可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智能检测系统
据悉,作为电站自动控制核心的分散控制系统(DCS)长期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开展自主可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研制,既是发电核心控制领域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封锁的关键,更是实现我国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据了解,项目团队历经十余年,通过联合攻关与自主研发,首创了自主可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智能发电控制系统安全防御体系,攻克了智能发电成套控制算法与优化决策关键技术。
应用自主可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的国家能源集团布连电厂
目前,项目成果已在300余台机组成功投运,控制对象涵盖火电、水电、核电及新能源等不同场景。典型案例包括定州600MW机组和小湾水电站700MW机组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项目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百余项,发布国家和行业标准多项,3项成果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此项目由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北川进(SusumuKitagawa)、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RichardRobson)和美国加州大学.....
中化新网讯9月28日,江西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十大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2025)”,一半涉及化工和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他们分别是江西师范大学的《智能微纳连续流制造关键技术及系列工艺,引领医药化工制造....
中化新网讯9月30日,从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悉,心连心江西基地——江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二期大项目,大规模氨合成装置已于近日顺利完成催化剂升温还原,成功转入安全稳定运行阶段并已表....
多硫醇存在固化后室温下可快速固化且固化后易剥离、拉伸强度高等特点,多硫醇生成的硅棒切割胶粘剂固化后有较高的粘结强度和柔韧性,可降低硅棒切割过程中产生的掉片、边崩和裂纹等缺陷,从而提高了硅棒切割本身的良...
环硫化合物合成过程中,原料硫化氢(H₂S)中的杂质,对后续聚合制得的光学树脂镜片,会出现发雾、不清晰甚至不透明的现象,视物不清晰影响观察,导致使用者佩戴眼镜时的舒适度降低,这成为环硫化合物国产化中亟....
中化新网讯9月28日,从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所属子公司——江苏赣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24V启驻锂电池近日在苏州正式发布,是赣锋电池向用户方向应用延伸的首次尝试。电池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