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截至4月23日,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半废锅航天炉在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气化装置连续运行A级时间达到590天,突破了此前航天炉连续运行A级时间489天的纪录,同时气化原料煤范围也拓展至20余种。至发稿时仍在安全稳定运行中。
据安徽昊源相关负责人周恒李介绍,目前该公司在运行航天炉共有3台,其中己内酰胺项目气化装置配套了一台2000吨级半废锅航天炉。该装置于2023年9月12日一次点火成功,并于次日产出合格的合成氨产品。此后气化炉不但保持了连续不间断的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高效率运行状态,而且蒸汽产量也稳定在50吨左右,未出现衰减现象。
在气化装置开车以后,该公司不断拓宽气化原料煤的指标范围,在590天不间断运行期间,先后使用过20余种煤。其中煤质灰熔点最低1140℃,最高超1350℃,灰分含量在8%~14%波动,气化炉始终稳定运行。
“这些实际运行效果的获得主要得益于航天工程在核心装备和工艺流程上持续不断的研发创新。”航天工程常务副总经理朱玉营指出,在核心装备方面,该项目使用的半废锅航天炉,在废锅段采用熔渣冷幕墙技术和在线振打清灰技术,解决了废锅积灰堵渣和蒸汽衰减的行业难题;在激冷段采用自研的雾化激冷和溢流结构,不仅结构简单,大大减少了定检维修工作量,还解决了因煤质和负荷变化引起激冷室液位不稳定的另一行业难题。在工艺流程上,该项目首创了新型三合一式的合成气分离洗涤塔,并就近布置在气化框架内,该新型流程不仅投资低、占地小,而且延长了合成气管道使用寿命、降低了系统压降。
在节能降碳方面,该项目也进行了多项技术升级:半废锅气化炉通过废锅回收合成气在高温区的显热,产出高品位蒸汽,实现能量高效稳定的梯级利用;粗合成气经废锅换热后经激冷水带走热量较少,减少渣水系统循环水的热量损失;采用三级闪蒸代替两级闪蒸,增加低压闪蒸罐和低闪汽提塔,使合成气温度提高约4℃;采用“量体裁衣”的定制优化手段,降低了磨煤干燥系统的能耗,同时解决了氮气不足的问题。
朱玉营介绍说,在原料煤煤质稳定时,降低循环风机扬程,对叶轮进行改造或更换,能耗可降低约40%;原料煤煤质波动大时,通过设置变频器,能耗可降低约44%。
大众所熟知的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的最坚硬的物质之一。研究发现,在陨石中被发现的六方金刚石,其硬度高于普通金刚石,具有更高价值,然而高纯度六方金刚石的人工合成一直是世界难题。我国科学家日前成功合成百微米...
7月25~26日,以“协同之力,破材料困局,创产业新局”为主题2025生命与光学“卡脖子”新材料应用创新大会在衢州举行,会议汇聚了行业顶尖的专家,深度剖析生命科学与光学材料的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通过...
化学与可持续未来如何塑造?绿色催化技术、原子经济性与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氧化碳转化、AI辅助的数据驱动绿色工艺将是重要方向。在刚刚在吉隆坡落下帷幕的第53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代表大会...
中化新网讯7月24日,在浙江省衢州市民营经济“两新”深度融合现场交流会暨“科创未来”金融助力民企创新提质项目对接会上,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衢化院)、河南省氟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氟基新材)、浙江....
近日,由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的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D,L-蛋氨...
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氯碱运行部氯碱运行四班副值长孙伟华今年50岁了。他在基层操作岗位上奋斗31年,像台永不停转的陀螺,永远充满干劲。 凭借对工艺参数高度敏感,他将精准操作与快速响应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