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日前,由西南油气田公司承担的天然气净化领域首个“富氧克劳斯”项目——天然气净化总厂万州分厂硫黄回收工艺升级改造项目在重庆投产。项目投产后,预计2025年将增加原料气处理量3800万立方米,硫黄产量3839吨。按每户家庭日均用气1立方米计算,可满足3800万户家庭一天的用气需求。
据介绍,天然气净化总厂是国内实际处理量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具备日处理原料天然气6280万立方米、年处理原料天然气210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万州分厂是中国石油首座实现自主设计、自主运营、自主管理的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日产能200万立方米,填补了国内高含硫净化技术领域的空白。万州分厂通过应用“四新”技术,创下首次应用中国石油自主知识产权的CPS硫黄回收工艺、CPO氧化吸收尾气处理工艺等8项“首次”,为特高含硫气田的开发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近年来,随着原料气气质发生变化,输入万州分厂的硫化氢、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升高,为满足上产扩能需求,急需提升硫黄回收装置处理能力,推动装置升级改造成为必然选择。
为进一步发挥万州分厂的产能优势,该项目确定增加1套膜分离制氧装置,将含量约40%的富氧空气与主风机来空气掺混至含氧量26%后,替代原进入硫黄回收装置的压缩空气,从而降低硫黄回收装置过程气压力,提高硫黄回收装置处理能力,也称为“富氧克劳斯”技术。改造后,装置日产量从135万立方米提升至150万立方米,硫黄日产量上升至153吨。
据悉,这是“富氧克劳斯”技术在天然气净化领域的首次应用。面对高含硫净化装置设备易腐蚀、易泄漏,设施故障频发,安全风险高、现场风险管控难度大等挑战,天然气净化总厂精准评估改造项目、施工节点及技术力量,采用装置大修与改造同步推进的方式,高效完成历时30天的改造工程。
目前,天然气净化总厂日处理原料气能力稳定在5100万立方米以上。
“做工程不能只‘看得懂图纸’,更要‘读得懂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赵强在日前的项目成果分享会上有感而发。
日前,大庆油田第七采油厂敖南油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提高原油采收率(CCUS-EOR)扩大试验区集输系统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首个百万吨级非混相驱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核心工程正式投产。
近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公布2025年工程建设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十大典型案例评选结果,中国化学天辰公司《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建设一流科技型企业助力更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案例成为石油和化工行业...
7月16日,中国石油第一台电加热炉在兰州石化甲乙酮热媒炉电气化改造项目投用,新建的甲乙酮装置电加热热媒炉升温到正常操作参数,控制系统稳定,实现预期目标。
近日,广东东粤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授予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化建”)“优秀承包商”称号,并发来表扬信,对四化建承建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期间展现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