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原油日产翻番

累计减碳190万吨、增油16.7万吨

  中化新网讯 截至3月底,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示范工程——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90万吨,示范区日产原油从投产之初的220吨增至450吨,累计增油16.7万吨。

  据悉,该项目一头连着二氧化碳捕集减排,石油油藏将齐鲁石化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锁定封存地下;另一头连着封碳驱油,二氧化碳与地下原油混相互溶形成合力,驱动更多原油采出地面,解决了低渗透油藏“注不进、采不出、采油速度低、采收率低”的难题。

  这些成果得益于多轮次小段塞气水交替模式。项目投产之初,按照部署,需要先关井后再往地下油层注入二氧化碳,地层压力能够使二氧化碳达到混相状态,之后开井生产。但由于压力太高,二氧化碳容易发生气窜,关井时间太长也影响产量。为此,技术人员创新实施气水交替注入模式,在注水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注入二氧化碳,然后再注水、注气,如此交替直至达到二氧化碳混相压力水平。“气为水减速并扩大原油波及体积,水既可以为气态二氧化碳立起一堵墙,还可以与液态互溶,让二氧化碳无处可逃。”胜利油田东胜公司地质所所长刘冉介绍道。

  多轮次小段塞气水交替模式让产能“更上一层楼”。樊141-斜9井实施气水交替注入投产后连续两年日产油稳定在10吨以上。数据显示,油藏采收效率从20%提高到近60%,单井日增油提高2.5吨。

  此外,CCUS示范区投产之初,受开采难度、风险系数及工艺流程等技术瓶颈影响,纯梁采油厂正理庄采油管理区管理的CCUS区域有26口长停井。“这些长停井只要找对措施方法,就能重新焕发生机。”正理庄采油管理区经理卢剑说,把重点放在油藏地质特征分析上,精细挖潜剩余油,建立“一井一策”档案是关键。

  持续实施补能让地层压力升至32兆帕后,技术人员对樊143-斜18井采用“变相位喷砂射孔+体积压裂”方式,设置变排量施工、低排量控砂比等一系列操作,让这口完钻12年未投的新井重获新生,投产后日产油超10吨。目前,正理庄采油管理区已形成“地质—工艺—地面”三位一体的长停井管理模式,成功扶停长停油井18口,日增注二氧化碳260吨,日增油63吨。

  胜利油田CCUS项目部还建立高产井培养模式,通过制定恢复地层压力、渗析引效、提高注采对应率等措施,已培育高产井11口。


相关推荐

流程工业智能工厂业务管理标准启动制订

中化新网讯 4月17日,《智能制造流程工业智能工厂业务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启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指出,该文件将规范流程工业智能工厂的业务活动,助力企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等.....

2025-04-18     中化新网

中国液化天然气工程建设与运维技术交流大会在北京召开

  4月10日-11日,2025中国液化天然气工程建设与运维技术交流暨LNG设备与材料推广展示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深入探讨了行业前沿技术,为LNG产业的绿色转型、技术创新和国产化进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5-04-18     中化新网

业界交流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

  4月17日—18日,2025(第四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交流会在陕西榆林举办,业内专家、学者围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新技术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推动行业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二....

2025-04-18     中化新网

南昌工程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落户赣锋锂电

中化新网讯4月15日,南昌工程学院与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锋锂电公司)在新余市举行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的签约和揭牌仪式。新余市科技局局长胡蓉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

2025-04-18     中化新网

中原油田获石化上游首个软件成本评估资质

4月16日,从中原油田信息化管理中心了解到,该中心收到了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软件造价分会授权的“软件成本度量及造价评估”服务机构证书,成为中国石化上游首家具备国家级软件成本评估资质的单位。

2025-04-18     河南石化新闻

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在光伏胶中的关键应用与性能验证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光伏胶作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关键封装材料,其性能直接关乎光伏组件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在众多用于改善光伏胶性能的添加剂中,气相二氧化硅凭借独特...

2025-04-18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