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新引擎——探访未来科学城“能源谷”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

  作为21世纪颠覆性前沿技术,合成生物制造已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是各国必争的新型战略领域。中国政府抢抓机遇,多次提出应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新一代生物科技、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创新,积极推动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加速发展。由北京化工大学与昌平区共同建设的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已于今年1月试运行。近日,记者走进该创新中心,了解其在合成生物制造产业的布局与研发成果。

  打造创新孵化平台

  作为北京合成生物产业主要承载区,创新中心承载着孵化合成生物制造产业起步区的关键职能。据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北京化工大学高新院副院长王斌介绍,为加速布局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抢抓新机遇,开辟新赛道,昌平区结合现有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和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利用“能源谷”15万平方米存量空间,率先打造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

  创新中心由昌平区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同建设,由未来科学城集团负责空间改造及产业落地服务,总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创新中心已于去年年底竣工,实验设备正陆续进驻。”王斌告诉记者。在创新中心的生物发酵中试平台,记者看到各实验设备已摆放整齐,工作人员在调试设备。

  创新中心规划布局了生物制造原料开发、生物催化剂设计、生物制造过程强化、生物制造产品4个中心,并建设基础数据和催化剂设计、分析测试、中试验验证等3个平台,打造集“总部办公+研发平台+孵化加速+小试中试”为一体的创新孵化空间,围绕生物制造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开展全流程技术攻关。其中,生物制造过程强化分中心具有链接生物反应过程与下游分离过程的职能,与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制造过程强化的高精尖技术强强联合。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王斌介绍,基于北京产业特色,创新中心构建了包括蛋白、燃料乙醇、生物航空燃料、疫苗佐剂等产品在内的符合北京特色的产品体系,以“总部开发+外地生产”的方式进行从实验室开发到产业生产中试的全流程协同技术攻关。

  记者注意到,创新中心各楼层设置了不同职能。王斌介绍,创新中心的设计参照了深圳“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楼上3、4层配套设立了约5200平方米的企业成果孵化空间,承接企业落地,并通过提供专业化运营服务、设立引导基金等形式,促进合成生物早期和成长期项目的孵化与培育。楼下1、2层则设置了公共实验平台。这一创新模式构建起从亮点创意到科研成果转化的最短路径,便于产、学、研三方在此深度融合,使每一项科研成果以最快速度、最短流程转化为商业价值。

  王斌介绍,目前,创新中心已助力部分合成生物制造领域技术成果转化已助力生物基乙二醇的绿色制造新工艺、乙二胺的生物合成、毕赤酵母高效合成尿酸氧化酶等成生物制造领域技术成果转化,实现了技术成果“从0到1到10”的突破,弥补产业链短板,为引领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筑牢基础支撑。

  己二酸是生物基尼龙单体之一,传统的化学合成己二酸工艺存在原料不可再生、污染大、副产物多的问题。创新中心与北京化工大学研发团队通过生物法制备己二酸,不仅原材料可再生,生产过程也清洁高效,有助于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产品产率也较现有路径提高32%,今年将进入中试大罐环节。

  培育高附加值企业

  《北京市加快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北京合成生物制造的创新资源集聚力、产业创新策源力、示范应用引领力、区域辐射带动力将全面提升,北京创新策源、津冀承接支撑、辐射带动全国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预计培育百家以上优秀初创硬科技企业,初步形成1到2个百亿级产业集聚区。目前,创新中心正在加快推进项目落地。

  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晓东到创新中心调研时表示,要加大创新力度,稳步推进相关建设工作,努力集聚一批高附加值企业,促进高端产业集聚区加快形成,为引领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筑牢基础。

  王斌表示,今后,创新中心将进一步支撑未来科学城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在前沿技术研究、技术平台搭建、企业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创新能级,释放合成生物制造潜力,为引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筑牢基础支撑,推动合成生物制造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相关推荐

苏里格经济开发区:锻造煤化工产业新高地

在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园区,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下称苏开区)如何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潍坊滨海开发区:三链融合打造人才优势

​近日,在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与山东海化集新化学联合实验室的签约揭牌仪式上,专家表示,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架起“从0到1”原始创新与“从1到100”产业应用的桥梁,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将...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民和工业园招商引资实现“双过半”

7月10日,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工业园(下称民和工业园)传来消息,今年上半年,民和工业园新签招商项目投资55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229%;招商项目到位资金6.65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55.41%...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东营港上半年贷款增幅居首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东营分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东营港经开区全区贷款余额达508.87亿元,较年初增加96.36亿元,增幅23.36%,增幅居全市各县区之首,不良贷款余额0.72...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上海化工区召开第50届业主大会

7月17日,上海化工区(下称园区)召开第50届业主大会,会上通报园区公用工程竞争力情况、2024年度企业经济贡献度评价结果及相关企业所获荣誉情况、企业信息采集子系统建设方案等,回应事故上报、有机废水在...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宁东基地举办科技金融对接活动

7月9日,中国石化-宁夏化工科技成果对接会暨“政金企”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宁东专场)在宁东基地举办,通过搭建“科技—产业—金融”对话平台,推动中国石化等央企先进技术与宁夏化工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促进科技成...

2025-07-1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