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热议氢能多元化发展与应用

中化新网讯 11月24日,2024国际氢能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办,邀请来自氢能生产、储运、工业应用和贸易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高层代表分享氢能场景化应用、氢衍生品区域和国际贸易经验。

“成为氢能之都,需要原创技术、体系、平台等各方面发力。北京最具备相应的科技、人才与国际化条件。”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院士说,我国氢能产业已处于攻坚拔寨、抢滩登陆的关键时期,需着力构建大规模绿氢供应体系,逐步完善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氢能与其他产业协同耦合,如电氢耦合、绿氢化工、天然气管道掺氢、氨煤掺烧发电和氢冶金等,并积极开拓国际氢能市场。

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院长、国际氢能中心主任金勤献表示,氢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中具有关键作用,但当前氢能行业面临绿氢成本高、应用规模小及全球化不足等挑战。未来,国际氢能中心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国际协作,促进氢能在重载交通、工业脱碳、绿色燃料制备等领域的多元化应用,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和零碳工业发展。

会上,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莱茵所向北京科技企业水木明拓授予全球首张符合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REDIII)的绿氨认证证书,标志着中国氢能产业在国际可持续能源领域实现新突破,将为中国绿氢及其衍生物开展国际贸易奠定基础。

全国首个跨兆瓦级氨煤智能混燃共性技术试验平台也在同日发布。该平台兼容氨煤、氨醇、氨生物质煤等多种燃料体系,可实现试验数据的动态采集、实时分析和数据共享,形成燃烧系统优化反馈,加快工业试验装置设计的迭代过程,将作为第三方公共服务设施为我国发电、水泥、窑炉、供热等燃煤场景的绿色燃料与煤混燃技术研发、煤种试烧提供平台支撑和试烧服务。

北京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凭借独特的科研资源和产业基础,已形成涵盖“制—储—运—加—用”的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了氢能技术研发与应用。通过政策引导、示范项目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北京已成为中国氢能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全球氢能领域的合作窗口。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兼海淀区副区长唐超表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海淀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强化政策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并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助力氢能企业成长。

相关推荐

上市化企PFAS环境信息披露较少

近日,环保组织上海闵行区青悦环保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简称“上海青悦”)利用ESG数据AI提取平台对2024年深交所、上交所、港交所、北交所的所有上市公司发布的2023年年报和ESG报告等公开信息进行抓取...

2025-01-17     中国化工报

2024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联合发布第16部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4):“双碳”目标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下称“2024年...

2025-01-17     中国化工报

绿色低碳标准化培训会举行

近日,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绿色低碳标准化与数智化培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2025-01-17     中国化工报

金陵石化碱渣装置碱回收率创新高

“现场采样分析再生碱浓度14.24%,正常。”近日,金陵石化碱渣再生装置现场,技术员季敖文正在对样品进行比色分析,为后续优化生产提供基础数据,保障碱渣高效回收。

2025-01-17     中国化工报

广东推动绿色循环项目发展

近日,广东省公布2025年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重点任务保障专项资金(绿色循环发展)项目计划(简称“项目计划”)。此次专项资金分配覆盖全省多个地市,涉及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粤港清洁生产伙伴项目奖励、推动...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

上游绿氢成本高、下游应用技术不成熟—— 多维协同,解绿氨发展之困

当前,合成氨行业正迎来绿色转型契机。在日前举办的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表示,发展绿氨已成为大势所趋。但由于上游绿氢成本高、下游应用技术不成熟,绿氨产业链发展面临瓶颈,建议多维协同推动绿氨产...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