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油田工程建设工作量创历史最高纪录

1月17日获悉,2022年渤海油田工程建设再提速,全年新建导管架、组块及生活楼单体合计59座,完成包括渤中-垦利岸电项目等35座导管架和组块海上安装,工程建设工作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进一步巩固渤海油田全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地位,推动渤海油田跻身中国第二大油气田。

据悉,2022年渤海油田新建项目累计完成钢材加工量约20万结构吨,超过4个鸟巢国家体育馆钢结构总重;全年铺设海管、海缆418公里,可以绕北京五环4圈多。

在陆地建造阶段,渤中29-6、垦利6-1、渤中19-6等项目全面依托数字化、一体化、标准化建造技术,持续提升建造效率效能。作为我国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制造”的试点示范项目,渤中29-6项目依托我国首个海洋油气生产装备智能制造基地——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创新应用数字化智造管控系统、平面分段生产线、智能仓储等软硬件智能制造技术,打通图料优化匹配、工单精准派发、线上叫料及报检等关键智能制造流程,有效落实了“准时生产”与“资源平滑”等精益管理理念。项目型钢切割下料工效提升23%,甲板片装焊工效提升14%,结构预制人力配置降低20%,预制周期缩短15%,甲板片构件一体化率最高达98%。

 渤海油田2022年在建的最大原油增产项目垦利6-1项目建造过程中,项目团队强化质量安全管控,紧盯施工进度主线,创新实施双层片预制总装工艺,推行一体化建造工艺,提高甲板片预制和总装效率;创新采用生活楼分段建造模式,减少五分之三的吊装工作量,最终仅用11个月就完成包含生活楼在内的组块陆地建造。

海上安装阶段,面对史无前例的冬季作业高峰期,渤海项目投入各类工程船舶70余艘,以“蓝鲸”“蓝疆”“海洋石油202”等主作业船为核心,组建12条主作业船队,成立海上流动指挥部,开展“百日大会战”。编制多套资源安排方案,结合施工进展和天气动态,及时灵活调整施工安排和资源计划,跟踪预警资源风险,统筹协调海陆资源,全面调度海上作业船队,实现各项目快速转场、无缝衔接。

紧盯作业方案对风险识别的全面性,风险应对措施的针对性、可执行性,落实好“管方案,管执行”的安全管理理念,确保高风险作业安全平稳。垦利6-1油田中心处理平台安装过程中,面对浮托组块重量和尺寸大、目标海域位海底管线错综复杂等挑战,项目团队应用数字化工具进行三维建模和计算分析,精准设计浮托技术方案,自主开发多浮筒悬链线计算软件,对系泊布置进行反复优化,通过多拖轮联动控船,实现上部组块一次精准就位,创造了受限空间和复杂海底环境下大型海洋油气平台浮托施工的新纪录。

2023年,渤海油田计划新建导管架31座、组块38座,生活楼9座,工程建设工作量将持续保持高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渤海油田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增储上产目标,以“新年开新局、起步即冲刺”的劲头,全力推进新建项目按期完工,进一步提升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曲照贵)

关键字:渤海油田工程建设工作量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关推荐

清洁能源产业呼唤“正向循环”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下,构建高效、安全、有韧性的清洁能源供应链,已成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任务。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

上半年“新三样”产量持续增长

7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上半年,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

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产量创新高

7月20日,从中国石油传来消息,我国西南最大天然气生产企业——西南油气田公司上半年新增15口百万气井,天然气产量创新高,增量规模在全国各油气田中位居首位。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

国产航空液压油首获适航“通行证”

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向中国石化研发的SINOPECAEHI国产航空抗燃磷酸酯液压油颁发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

耐辐照光纤光缆技术实现关键突破

7月11日,中国信科研发的耐辐照光纤光缆实现关键突破,最高耐受辐照剂量达650kGy,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相关技术空白。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

浙江加强新材料中试平台和项目管理

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四部门印发《浙江省新材料中试平台发展和中试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了该省新材料中试平台、新材料中试项目、新材料中试项目运行管理要求,将自2025...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