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型丁烷制顺酐新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离子液体推动催化技术变革 助力碳四产业链升级

  中化新网讯 元旦前夕,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辽宁盛泽催化剂科技有限公司及洛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完成的“离子液体介导的丁烷高效氧化制顺酐新型催化剂和工艺过程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在北京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鸣元领衔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顺酐产业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

微信图片_20250110135646.jpg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刘瑞霞介绍,项目团队经过10年研究攻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这种丁烷氧化制顺酐新型催化剂和成套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性利用离子液体微环境、特殊氢键、配位络合及元素定向导入精准构筑催化剂的新方法,创制了多活性位点的低酸型晶格氧催化剂(ILO),实现了溶剂环境及活化氛围的有效调控,形成了ILO催化剂规模放大制备成套技术,制备的催化剂结构可控、质量优异、性能稳定。同时还开发了新型催化剂丁烷高效氧化反应器和活化装置,突破了气体分布、反应取热、催化剂级配装填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丁烷高效选择性转化,打破了国际巨头企业对顺酐技术的长期垄断。

微信图片_20250110135641.png

  近年来,该成果成功应用于洛阳炼化、惠州宇新、克拉玛依金源精细化工等10余套顺酐工业装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环保效益,其中经济效益200多亿元。与传统技术相比,新型催化剂在顺酐生产中的表现突出:丁烷单程转化率超85%,顺酐选择性大于82%, 轻酸选择性低于0.1%,顺酐质量收率提高10%,轻酸副产物减少90%以上,工艺条件改善,热点温度降低20-30℃,吨顺酐产品平均丁烷消耗降至1.03吨/吨,催化剂综合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微信图片_20250110135635.jpg

  专家认为,装置运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性能提升、工业化应用及绿色环保等方面均领先现有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推动化工行业向低碳、绿色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离子液体研发和应用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大规模产业化,不仅有效提高了石化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显著减少了环境污染,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碳四烷烃(丁烷)是石油开采油田伴生气以及石油炼化过程常见的副产物之一,主要被作为低值燃料直接燃烧利用,造成大量碳排放。以正丁烷和氧气(空气)为原料生产世界第三大有机酸酐——顺酐,不但实现了烷烃的高值转化利用,而且实现了负碳技术与高端不饱和树脂、电子封装、食品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耦合发展。钒磷氧(VPO)系催化剂是目前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反应最有效、也是唯一实现工业应用的低碳烷烃选择氧化催化剂,但其存在转化率低、选择性差等问题,且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


图片由秦金伏提供

相关推荐

乙烯裂解炉烟气SCR脱硝课题通过验收

  近日,由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开发的“乙烯裂解炉烟气SCR脱硝催化剂及配套工艺技术开发”通过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科技管理部组织的验收。

2025-01-20     中国化工报

全固态锂硫电池研究获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设计合成了系列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玻璃相硫化物电解质材料,基于该材料所研制的全固态锂硫电池,实现了快速固固反应速率和高循环稳定性。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5-01-20     中国化工报

延炼气柜优化改造成效显

  近日,延长石油炼化公司所属延安炼油厂对气柜入口过滤器进行改造,成效显著。

2025-01-20     中国化工报

河南化院鲁静怡当选世界技能大使

  1月15日,河南化工技师学院2020级环境保护与检测231班鲁静怡作为2024年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冠军,在全球157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世界技能组织2025至2026年...

2025-01-20     中国化工报

万华化学、德和科技共推低温液货围护系统技术

  1月8日,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和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和嘉兴复合聚氨酯生产基地签订了合作协议。

2025-01-20     中国化工报

万吨级燃煤烟气CO₂制甲醇项目通过考核

  1月11日,华东理工大学开发的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万吨级项目在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连续运行72小时,顺利通过性能试验考核,标志着全国首个火电厂烟气二...

2025-01-20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