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气出川”再添新通道 川气东送二线正式开工

  9月15日,我国“十四五”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工程——国家管网集团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是实现我国天然气管网“五纵五横”新格局的关键一步,也是川渝地区千亿立方米大气田和百亿立方米储气库的战略输送通道。工程建成后,每年将为沿线地区输送天然气超200亿立方米,进一步促进中西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区域协调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915105446.jpg 

  川气东送二线全长4269公里,包括1条干线、多条支干线,途经四川、重庆、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等八省市,与川气东送一线、西气东输管道系统、苏皖管道联通,串接起西南气区、沿海LNG资源和中东部市场,在我国内陆腹地构筑起又一条东西走向的能源大动脉。

  川气东送二线全线按照川渝鄂段、鄂豫赣皖浙闽段分期核准建设。此次率先开工建设的川渝鄂段由1条干线及12条支干线组成,全长1576公里,途经四川、重庆、湖北3省市。

微信图片_20230915105431.jpg 

  在川气东送二线建设过程中,国家管网集团将全面推广山区全自动焊技术,通过柔性内焊机和加长热煨弯管技术应用,实现直管—热煨弯管全自动焊接。全面推广站场撬装化、模块化建设,推动集约化采购与机械化施工,大幅提升工艺装置集成度。开展管理标准化、行为标准化、作业标准化、环境标准化和智能工地建设,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受控,提升管道本质安全水平。同时,国家管网集团加强建设全过程生态保护,通过优化路径,缩窄施工作业带,减少树木砍伐,在环保高敏感区域采取隧道、盾构等穿越技术,实现绿色施工。

  项目建成后,川气东送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将增加至350亿立方米,每年增输的200亿立方米与用煤相比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926万吨、二氧化硫63.9万吨、氮氧化物18.64万吨、粉尘1451万吨。推动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提高0.3个百分点以上,对于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管道沿线清洁能源供应能力,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塔里木油田实现地下八千米超深油气规模开发

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中石油塔里木油田满深503-H7井近日在8525米地下超深层获得日产75吨高产油气流。至此,塔里木油田已有100口8000米级超深井开采出工业油气流,这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油气...

2023-09-26     中化新网

我国首个投入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产气量突破600亿立方米

近日,我国首个投入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产气量已突破600亿立方米。涪陵页岩气田分布于重庆市涪陵、南川、武隆、忠县、梁平、丰都等区县境内,于2012年12月开始建设,2014年...

2023-09-25     中化新网

我国海上亿吨级油田垦利6-1完成全部钻井作业

中化新网讯9月24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海上首个规模化钻井开发的亿吨级油田——垦利6-1油田,完成全部177口井钻井作业,工程质量合格率100%,提速超20%,完成十三项新技术应用,打破8项中国海油....

2023-09-25     中化新网

中国海油首个混流管道式水轮发电机并网发电

突破油气传统领域,“碳”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结合的新路9月22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海油首个高压力、高速度混流管道式水轮发电机研发成功,在蓬勃作业公司“海洋石油117”FPSO并网发电,实....

2023-09-25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岸电导管架海上安装完成

9月15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岸电导管架完成吊装,项目海上施工全面展开。绥中36-1油田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已建成拥有19座在生产平台的开发规模,连续22....

2023-09-15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