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经开区:“两新”产业撑起“半壁江山”

  近年来,东营市垦利经济开发区抢抓新能源新材料风口,率先发力,帮助企业起好步、走得稳、跑得远,一个个新能源新材料项目正在搭建起完整的产业链条。2023年上半年,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9.7亿元,其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59亿元,撑起“半壁江山”。

  垦利经济开发区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定位为核心主导产业,精准发力开展招商引资,丰富载体平台,加快完善延长产业链条,生产要素快速聚集,产业集群迅速崛起。作为锂电池电解液溶剂的主要供应商,胜华新材年产30万吨电解液项目上半年建成投产,实现电解液全产业链条发展。东材科技作为国内绝缘材料龙头企业,旗下胜通光科深耕光学薄膜领域,同时布局抗蚀干膜、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基膜等高端板块,全面进军光学膜材料行业,位列国际市场前五强。山东绿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200吨高端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基地即将建成投产,奠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础。

  垦利经济开发区全面融入东营市锂电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用地4860亩,计划总投资63.4亿元的在建和储备项目有序推进,涉及年产2万吨硅基负极、年产10万吨碳酸甲乙酯及公用工程、年产10万吨液态锂盐、年产1.1万吨添加剂、年产5万吨碳酸甲乙酯装置技术改造、碳酸二甲酯车间提质增效技术改造等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使开区发锂电产业链条更长,竞争力也更强。

  为支持锂电产业链条延伸,垦利经济开发区还在核心位置规划新能源产业园,占地1050亩,通过“代建—租赁—回购”模式支持项目建设,减少企业前期对土地使用权购买、厂房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大额的资本投入,促进项目快速落地投产。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园区承接、要素保障配套……这些利好因素吸引企业纷纷来访洽谈,一批优质项目在开发区签约落地,形成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的大好局面。目前,远景储能等3个重要新能源项目已密集签订框架协议,预计年内可实现首个锂电储能项目开工建设;年筛分15万吨负极材料项目实现试生产。东昇光学膜材料、胜桥全生物降解消防材料、合利荣陶瓷材料等项目先后落地;光电产业园首家企业汉唯光电入驻并实现试生产,实现光学镜片、镜头的全产业链一体化生产,进一步延伸光电信息记录材料产业链条。

相关推荐

长兴岛基地西中岛首座码头投运

9月10日,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下称长兴岛基地)液体码头完成首次接卸作业,4887吨乙烯顺利输入低温乙烯储罐,首船靠泊作业暨鼎际得乙烯进场仪式举行。西中岛首座码头由此正式投入运营。

2025-09-15     中国化工报

兰州新区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 筑“高标”底盘 育“专精”新苗

走进兰州新区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下称孵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精细化工专用厂房。

2025-09-15     中国化工报

潍坊滨海区举办两岸化工产业对接会

9月3日,第29届鲁台经贸洽谈会的专题活动——两岸高端化工产业合作对接会,在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下称潍坊滨海区)举行。活动紧扣鲁台会“创新引领共赢未来”主题,聚焦高端化工领域,深化鲁台产业交流与合作...

2025-09-15     中国化工报

望城经开区打造信用管理体系

近日,湖南省望城经开区发布《望城经开区企业信用评价实施细则(试行)》,打造信用管理体系,为企业精准“画像”,让守信企业在园区发展更有“速度”和“温度”,让失信行为无处遁形。

2025-09-15     中国化工报

上虞经开区创新中心项目收尾

9月8日,杭州上虞经开区传来消息,杭州湾联合创新中心项目进入收尾冲刺阶段,届时将对上虞区做深做透“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改革发展”和“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挥重要意义。

2025-09-15     中国化工报

奎-独经开区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为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近日,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奎-独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转变工作理念,以服务促监管,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取得成效。

2025-09-15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