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共振 与产业同行 ——写在《能源与材料周刊》创刊时

能源,工业之血脉;材料,文明之基石。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能源迭代与材料进步相交织的双螺旋发展史。从煤炭炼钢、电解铝,到硅片奠基光伏、金属支撑电池,能源形态的变革与材料性能的突破相辅相成,共同驱动着生产力的跃升。没有高纯硅和廉价电力,现代科技“皇冠上的明珠”——芯片的加工更无从谈起,数字文明也成无源之水。

能源安全,关乎国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速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有力支撑着经济社会发展。然而,需求压力、供给约束、绿色转型要求等挑战依然严峻。尽管国内原油、天然气产量连续稳步增长,但2024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仍达72.2%,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42%。

材料创新,重塑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新材料列为培育新增长引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材料技术正深度重构产业生态,成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

当前,世界能源格局深刻调整,新材料技术日新月异。能源与材料产业相互依存、深度融合,正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引擎,更是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石化强国的核心支撑。

《能源与材料周刊》的诞生,为涵盖能源全谱系(传统与新兴)、材料多维度(基础与前沿)、化工全链条(大宗与精细)的广阔领域,搭建了一个权威的信息平台、深度的交流空间和前瞻的思想高地。我们将努力成为技术突破的瞭望者、市场变化的洞察者、产业发展的记录者、生态建设的推动者、文化交流的引导者、科学普及的践行者。

《能源与材料周刊》愿与业界同仁、广大读者携手而行,把握时代脉搏,共谱产业华章!

相关推荐

清洁能源产业呼唤“正向循环”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下,构建高效、安全、有韧性的清洁能源供应链,已成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任务。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

上半年“新三样”产量持续增长

7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上半年,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

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产量创新高

7月20日,从中国石油传来消息,我国西南最大天然气生产企业——西南油气田公司上半年新增15口百万气井,天然气产量创新高,增量规模在全国各油气田中位居首位。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

国产航空液压油首获适航“通行证”

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向中国石化研发的SINOPECAEHI国产航空抗燃磷酸酯液压油颁发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

耐辐照光纤光缆技术实现关键突破

7月11日,中国信科研发的耐辐照光纤光缆实现关键突破,最高耐受辐照剂量达650kGy,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相关技术空白。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

浙江加强新材料中试平台和项目管理

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四部门印发《浙江省新材料中试平台发展和中试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了该省新材料中试平台、新材料中试项目、新材料中试项目运行管理要求,将自2025...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