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4月18日,扬子石化炼油厂常减压联合装置顺利从低硫模式切换到低排阳极焦模式生产模式,实现了两种模式的无缝切换,为下游焦化装置全力生产高附加值的低排阳极焦产品提供保障。
该厂技术人员通过建立原料数据库动态管理系统,对模式转换中的油品质量实施全程监控。在焦化模式运行期间,重点监测的硫含量、残炭值等核心指标均实现数据可视化,通过生产系统实时比对分析,确保原料性质波动始终控制在工艺卡范围内,确保低排阳极焦产品的质量合格。
“每次模式切换都是一次设备全面体检的契机。”常减压联合装置设备主任季文宇说:“我们采用红外热成像、超声波测厚等智能诊断技术,对低排阳极焦模式下加热炉等重点设备进行‘全身体检’,确保其能承受高温与高负荷;近期通过实时监测电脱盐电流变化趋势,成功避免在模式切换过程中因原油性质差引起的潜在生产波动。”
在模式转换过程中,炼油厂应用先进控制系统,实现加热炉温度的智能调节。班组人员仅需输入目标参数,系统即可自动优化燃料气用量、负压及氧含量等多项参数。切换时间较传统方式大大缩短,真正实现“指尖上”的精准操作。
此外,炼油厂在模式转换期间严格注重环保风险管控,密切关注模式切换期间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粉尘等环保排放指标,确保模式切换过程环保指标全程受控,实现了绿色切换。
7月底,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以下简称煤化工二期项目)开展“奋战一百二十天·打好七大攻坚战”主题活动。
8月8日,由明阳智能控股子公司明阳氢燃联合深圳能源协同共创的全球首个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氢储能示范工程,在内蒙古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工建设。这标志着我国在氢能发电及长时储能领域实现关键突破。
日前,神木煤化工能源公司反渗透浓水提质降垢技术项目落地运行。项目投运后,每天可将900吨难处理的浓水转化为合格回用水,日节约水费1800元,年可减少废水外排27万吨。
近日,中国化学东华公司签订山东艾格森高端酚醛、苯并噁嗪树脂和特种环氧树脂项目管理型总承包(EPCM)合同。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单套产能最大的高端树脂生产基地,有效缓解我国高端树脂材料进口依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