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将为石油石化行业带来变革机遇。这是记者近日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振声指出:“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将为石油石化行业构建全业务流程数字化平台、实现数字数据实时采集、精准分析预测管道运行状况等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认为:“从精准的数据采集到智能的生产优化,从高效的设备监测再到及时的安全预警,这些先进的技术已全方位渗透到石油石化行业的各个环节。借助大模型技术,石油石化企业能够深度挖掘海量实时数据背后的价值,精准洞察市场的动态,合理研判资源分布,高效管控生产流程,优化供应链管理,进而实现更为精准的需求预测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推动行业朝着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大步迈进。”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进表示,随着我国通用大模型能力持续提升,AI+研发设计、AI+智能制造、AI+智慧运维等应用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要深入推进行业人工智能开发、生产,打造更多应用场景,以场景化应用为牵引,在智能化感知技术应用、数据驱动的风险穿透分析、流程优化与工具智能化、生态协同与闭环管理等方面发力,加快成为智算资源的供给者、应用场景的转化者和产业生态的培育者,为我国能源装备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西安石油大学校长王进富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进入全新时代,数字孪生、智能钻井等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正在重构石油装备研发的范式,智能油气田建设已实现钻井参数动态优化效率的加速提升。最新国家战略对石油石化装备的耐高温、耐高压、微型化等特性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亟待跨学科协同攻关。同时,地缘冲突叠加技术壁垒,关键装备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比如深水钻采装备、CCUS系统等“卡脖子”领域的技术装备。
为补齐人才短板,高校需着手培养更多兼具能源行业底色,同时又熟练掌握通用AI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王进富建议,石油石化院校加强教育供给侧的改革,加快建立快速响应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教学院系和科研院所的布局优化机制,并希望行业龙头特别是“三油一网”推行订单式培养,校企联合开设智能装备、新能源开发等专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尽管大模型为石油石化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机遇,但张来斌特别强调,在实际应用中行业必须注意,技术的应用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在提升效率、降低能耗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解决数据安全、模型透明等技术和伦理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趋势的变化与环保形势的收紧,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不得不考虑如何重塑行业价值链,从而在不断变化的时代局势中站稳脚跟、获得新的机遇。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提出将依托重点产业集群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试点,对研发工业领域大模型和应用解决案例给予支持...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制造业创新指数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3~2023年,国家级制造业创新指数稳步提升,一级指标中“创新协同”指标的增速领跑其...
4月16日,由疆亘资本主办的“出海——科威特”战略合作会议在北京举办。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腾机器人”)与科威特RQUATTRO、海南熙锦数安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科威特防爆机器....
机器狗与人形机器人穿梭于人潮之中,数台无人机在空中静静高悬,以蓝白红为主基调的展馆之中充满了各家企业绚丽的电子屏与琳琅满目的原比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