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多位化学领域顶尖科学家
中化新网讯 11月1日至2日,由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与香港科学院共同主办的“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在香港科学馆举办。包括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本杰明·利斯特教授在内的近30位顶尖科学家出席活动,“化学——跨学科研究之核心科学”“生命科学——生物科技革命改变人类健康”专题研讨会同步举行。
在“化学——跨学科研究之核心科学”专题研讨会上,本杰明·利斯特以《我们世界中的催化作用》为题进行主旨演讲。他指出,酸催化仅要求其底物中存在电子密度,是最普遍的催化方法。通过调节酸度,化学家已非常了解如何控制酸催化剂的反应性,并正在开发更多的酸性催化剂。他还介绍了一种新的催化剂设计——酰亚胺二磷酸盐(IDP)及其衍生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具有更强的酸性和可微调的限制,能够应对当代选择性催化的重要挑战。
康奈尔大学Peter J.W.Debye化学教授陈鹏介绍了在单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他表示,现代单分子成像和操作方法为探测分子和化学过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方法。他们在实验室是将此类方法应用于研究催化剂颗粒、合成聚合物、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等,包括以单反应和纳米分辨率对单个纳米粒子上的催化进行成像、可视化单个聚合物链的生长和测序亚基排列,以及对细菌中跨膜蛋白复合物的组装动力学进行成像和操作。
香港大学化学系教授唐晋尧介绍了活性物质相变与新材料的发展。他表示,近年来,人们对合成活性物质的兴趣日益浓厚,因为其具有生物医学应用的潜力,还能够作为非平衡物理学的模型,活性材料正在成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新前沿。“我们建议使用产生机械力的人工活性物质作为新材料的构建单元,可以产生一类新的功能材料,这些材料在非平衡条件下运行,并表现出在平衡系统中不可能出现的特性。”唐晋尧介绍说。
斯坦福大学能源研究所主任崔屹以《重新发明电池》为题进行主旨演讲,分享了他在电池科学领域做出的革命性创新成果,以及科学成果的转化经验。
此外,在“生命科学——生物科技革命改变人类健康”专题研讨会上,香港中文大学肿瘤学系系主任莫树锦与香港大学生物化学系荣誉教授谢赏恩领衔,邀请剑桥大学亚瑟·巴尔福遗传学教授Anne Ferguson-Smith、斯坦福大学医学系主任Euan Ashley等,围绕“生物医学与人工智能”“干细胞研究”“基因调控研究”展开学术分享与探讨。
精细化工是推动石油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近期,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引导精细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推进传统产业延...
近日,广东石化公司8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装置使用HPR-1018HA牌号种子料成功转产,生产茂金属聚乙烯产品5000吨。此次成功转产归功于爬壁机器人,它能够安全和高效地清理扩大段粉料,降低反应器...
在11月2-4日于陕西西安召开的2024(第三届)中国化工学会科技创新大会上,举行了2024年度中国化工学会会士授予仪式和第十六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2024年度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