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辽东作业公司获悉,在海陆相关单元的协调配合下,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顺利完成油田中心平台至陆地原油终端厂原油外输海底管道的首次泡沫钢刷球清管作业,实现了该管道机械过渡通球作业的历史性突破,为下一步开展管道智能内部检测、确保原油安全外输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底物流输送管道是海洋油气生产设施间重要的连接设施,这些管道在投用后,内壁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附着沉积物,若不及时清理,会导致管道输送量下降,甚至堵塞管道,同时沉积物中的微生物也会加速管道内部腐蚀。因此,定期对海管开展通球作业,可有效清理这些“大动脉”中的沉积物,确保油气管道的本质安全可靠。
绥中36-1油田中心平台至绥中36-1原油终端厂海底输油管道投用于2000年,是目前渤海油田服役时间最久的长距离海底输油管道,全长达到70公里,相当于在北京市四环路环绕一周。该管道是海上20座在生产平台的原油外输“大动脉”,日输送原油近1万吨,确保该管道的安全可靠运营,对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的稳产至关重要。
为尽早实现该海底管道的机械通球,提升该管道的完整性管理水平,辽东作业公司规范通球作业操作规程,细化通球应急预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论证机械过渡通球作业的可行性。
通过不断摸索与精心准备,首个过盈量为1%的泡沫钢刷球从中心平台正式发出,钢刷球在管道中运行25小时10分钟后,顺利到达终端厂收球筒,并安全回收。该作业不仅是渤海油田稳步推进海管机械过渡通球的一次重要尝试,也为我国海上油田长距离海底输油管道的通球作业积累了宝贵的现场经验。
(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8月10日,由中国煤科煤科院与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煤科炉牛粪气化技术”顺利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8月11日,伴随着挖掘机轰鸣作业,位于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内的绿色甲醇项目正式开工。在施工现场,大型机械和工人师傅紧密配合,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近日,灌南县化工园区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瑞达环保型阻燃剂项目、海瑞农药制剂项目、鑫华化工新材料项目、联凯广谱高效杀菌剂项目落户灌南化工园区。
9月13日,中国化学工程第九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西咸新区中国丝路科创谷07单元7#楼完成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主体结构率先封顶。
9月6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等系列榜单,龙佰集团荣誉纷呈。公司荣获“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连续5年上榜,且今年排名较去年提升26位。公司荣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