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彦平,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烯烃一分公司气化车间中控主操,11年里他始终立足岗位、坚守初心,以“勤勤恳恳为工、兢兢业业为匠”的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于2022年7月荣获“国家能源杯”智能建设技能大赛——化工产业职业技能大赛化工总控工个人一等奖。
苦心钻研提技能
2011年6月,高彦平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同年7月进入宁夏煤业公司烯烃一分公司气化车间工作,主要从事煤制气工艺操作。
刚从学校毕业的他,是第一次真正接触化工生产行业。特别是面对世界首套GSP气化工艺这个大而难的装置,他觉得是个很大的挑战,但也是自我成长的机会。为了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他努力将内容分析吃透,经常向参加了原始开车的工程师们请教。短短2个月,他便熟练掌握了气化岗位的中控和现场操作。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他始终扎根生产一线,立足岗位,苦心钻研,不知足的他在熟练掌握了气化岗位操作后,又开始学习变换、公用工程及备煤岗位的相关内容,成为了气化车间仅有的几名全岗技能操作能手之一。
“理论再扎实也只是纸上谈兵,只有实践才最能锻炼人。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工作中的实战演练才能达到质的飞跃。”高彦平说道。2019年大检修,他负责气化装置气化炉死区FG管线技改项目。为了保证技改方案落地实施,他带领小组成员,从作业前安全措施落实、作业中安全管控、作业后质量验收层层把关,确保每一个作业全程受控,每一个细节精准把握。
学以致用见真章
技能知识最终需要应用于生产操作,为装置运行作贡献。GSP气化装置在运行期间,煤粉系统不稳定且波动大,经常需要操作人员频繁手动干预,工作量大幅增加。高彦平仔细研究锁斗顺控程序,并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煤粉锁斗自动化控制。经过几十次顺控程序优化反复试验,调试员们迎来了煤粉锁斗自动化控制的“曙光”,以前一个月需要手动操作16000次的阀门,经过程序优化,仅需要干预1000次/月。这不仅大幅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频次,降低阀门磨损程度,还降低了误操作风险,实现了安全和工艺操作双丰收。
为降低气化装置脱盐水单耗,高彦平提出用外排酸水汽提凝液引跨接至气化脱盐水管线,来替代脱盐水做工艺用水这一合理化建议。此方案实施后不仅降低装置脱盐水用量,同时还减少了废水处理量。脱盐水用量由140立方米/时降低至70立方米/时,每年可节约532万元。
作为车间创新团队中的一员,面对困扰和制约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点火烧嘴泄漏、水冷壁泄漏、变换炉超温等难问题,高彦平常常细心钻研,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先后参与了《变换凝液泵改造》《气化炉给料器程序优化》等技改项目,创新创效百万余元。
传道授业壮队伍
高彦平不断强化自身操作技能,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和帮助车间员工共同成长。他紧紧围绕公司“5+X+1”人才培养模式,采取“1+3”精一岗会三岗的轮岗互通模式,强化车间高技能综合人才队伍建设。
他多次利用夜课堂、师带徒等形式,组织讨论工艺技改和生产优化等课题,将自己总结的知识技能倾囊相授,营造了浓厚的班组学习氛围,增强了班组驾驭装置的能力,为车间培养了后备中控主副操40人、高级工35人。
他所在的气化三班创下运行最优、产量最高纪录,连续9个月被评为烯烃一分公司优秀班组,并成功获评宁煤公司四星级班组。
中化新网讯 8月22日,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东福研究院)、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建设的多因子耦合真实海洋环...
重稠油污水是困扰炼油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基于低压高频脉磁电场的重稠油污水电化学除油技术,通过改变油水界面张力实现快速破乳,“强行拆散”油和水,实现重稠油污水...
2024年4月,中化泉州石化7万吨/年石化渣油生产高性能炭黑工业示范项目成功投产并产出合格产品。该项目以催化油浆和乙烯焦油为原料生产多种高附加值炭黑产品,开辟了中国炭黑行业全新的原料路线。日前,该...
日前,国家标准委下达18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中国膜工业协会参与申报的《膜生物反应器组器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位列其中,这是我国膜行业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填补膜生物反应器(MBR)产品能效...
近日,中化西南化工研究设计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XNC-98-5大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在国家能源集团183万吨/年大型甲醇装置上使用近3年后,顺利通过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现场性能标定。
8月19日,在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一号集中控制室内,新建50万吨/年丙烷脱沥青装置内操正全神贯注地盯着DCS画面和关键参数。该装置当日加工量已达1000吨,生产运行平稳,目前产能还在持续调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