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官微发布国内外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典型案例,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入选,这是央企唯一入围的煤化工项目,对推动污染物和碳排放评价管理统筹融合,促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协同增效,现代煤化工行业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编制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
该项目由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优化后概算总投资201.76亿元,以煤为原料年产200万吨甲醇,另外从现有工程获得16.6万吨/年液体丙烯,最终生产35万吨/年聚乙烯、55万吨/年聚丙烯。2022年6月,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获生态环境部批复,成为“十四五”生态环境部第一个审批通过的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该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典型案例,承担了3000吨级气化半废锅流程及40MW超大功率电机两项国家应用示范任务,对现代煤化工行业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编制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
作为中煤陕西公司煤制烯烃的扩建项目,该项目分别核算了现有工程、扩建项目以及扩建项目实施后全厂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推动实行了一系列可行的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措施。一是源头减碳,气化采用节能的半废锅流程,空分装置大型压缩机透平全部由蒸汽驱改为电驱,取消燃煤锅炉,每年可减少CO2排放量53.43万吨。同时,每年还可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分别为155.9吨、222.4吨和46.55吨;二是工艺过程减碳,工业场区建设52MWp分布式光伏项目,植入“绿电”制氢耦合,每年减少CO2排放量6.61万吨;三是末端减碳,将低温甲醇洗高浓度CO2尾气实施捕集利用,可实现年CO2减排100万吨。此外,环境影响评价还推动该项目对气化导炉废气、硫回收焚烧尾气、以及聚烯烃有机废气等污染治理措施开展了基于碳排放量最低的方案比选,筛选出了低碳节能的污染治理方案。
通过全过程减污降碳示范措施的应用,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将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经核算,该项目碳排放水平为6.03吨CO2/吨烯烃,达到《现代煤化工行业碳排放基准》中1级领先水平。
目前,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各项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其中已完成总体设计专家审查。(王天佑)
7月底,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以下简称煤化工二期项目)开展“奋战一百二十天·打好七大攻坚战”主题活动。
近日,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桩基工程开工仪式在织金县举行。该项目总投资约730亿元,是贵州历史上单笔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其亮点主要集中在规模效应、绿色低碳、耦合互补、高效利用等方面,将努力打造全国...
7月13日,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油科技)自主研发的FI45X(特高压交流变压器油)、FI50X(特高压直流变压器油)煤基高性能变压器油,在北京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新产品技术鉴定...
7月9日,在拜城产业园区,和昌(新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x20万吨煤焦油精深加工项目暨绿色转型·煤矸石与煤泥固废治理再生利用示范项目同步启动奠基仪式。
生态环境部网站7月9日公示了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一阶段煤制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公示期为2025年7月9日-2025年7月22日。 哈密地区煤炭预测资源量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