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油(新疆)工程油建分公司主导研发的2台储罐浮舱智能焊接机器人在辽宁锦州港原油储罐区工程施工现场成功完成工况验证。
据介绍,该智能焊接机器人可通过平、立、仰等焊接姿态,实现钢板、桁架、环壁板等十多种焊接场景。此次工程验证焊接合格率达到100%,与人工焊接相比,智能焊接机器人的整体工效也可提升3~4倍。
2022年底,中油(新疆)工程油建分公司成立储罐浮舱智能焊接机器人专项攻关课题组,系统开展技术需求深度分析、作业场景精细拆分,历经大量焊接工艺试验、数据深度解析及模拟工况验证,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显著工程应用价值的储罐浮舱智能焊接机器人技术成果。该储罐浮舱智能焊接机器人不仅有效解决了大型储罐制造过程中焊接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昂的难题,还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操作所面临的安全风险。
中油(新疆)工程油建分公司一级工程师张成杰介绍说,智能焊接机器人的最大特点是适合储罐浮舱、船舶等狭小空间,未来可在5万立方米及以上储罐项目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浮舱内部狭窄空间内,智能焊接机器人能够通过提前设置好的参数,自动寻找焊缝,一个浮舱隔板的焊接仅需30分钟就可完成,整个过程又快又稳。
“机器人焊接的焊缝饱满均匀,质量稳定可靠。在我们的储罐浮舱结构中,共有68个浮舱和550多个桁架,部分施工空间极为狭小,操作难度极大。智能焊接机器人的应用,为安全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华北分公司工程控制部经理、锦州港原油储罐工程项目经理寿新龙说。下一步,中油(新疆)工程油建分公司将继续加大在高端装备智能研发领域的投入力度,以持续的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7月18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发布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3000米级超深水海管应急回收装置实现首次应用,设备整体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近日,由中国化学天辰公司总承包的福建海辰化学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己二腈及原料配套项目数字化交付平台建设与实施项目启动暨工作部署会召开。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印发《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秘书处牵头组织60余家企事业单位编制的行业标准《石化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HG/T6346—2025)于...
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开展的2025年山东省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评定发布,经企业申报、地市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确定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浪潮信息)等...
7月12日,中沙古雷乙烯项目首批进口设备运抵古雷石化园区施工现场。据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仓储物流经理周传友介绍,目前项目土建框架已基本完成,随着设备陆续进场,项目将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