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助力八面河油田实现千万吨级资源增储

中化新网讯 “利用单点高密度技术提议钻探的广505斜井两年累油已突破5000吨,角20-斜8、角15-斜66和面12021斜等井相继获得高产工业油流,有力推动了八面河油田实现首次千万吨规模的资源增储。”江汉油田研究院地球物理所所长秦军在中石化股份公司项目《八面河单点高密度三维地震技术研究与应用》验收现场兴奋的介绍,团队攻关形成的宽方位资料处理和五维地震解释技术在2024年全国地球物理技术年会上分别荣膺特等奖和一等奖。

随着勘探向页岩油气、复杂碳酸盐岩等非常规领域延伸,传统地震技术难以捕捉薄、深、碎隐蔽性储层的难题日益凸显。江汉油田研究院采集处理所所长郭利荣介绍:“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通过‘高密度采样+宽频宽方位’优势,如同给地层做‘CT精扫’,能捕捉到传统技术遗漏的细节。”

技术攻关团队自2021年起锚定八面河探区,却在海量数据处理、多类型噪音干扰等难题前遭遇瓶颈。为攻克这些难题,团队围绕资料特性展开技术攻关。技术骨干郑芬表示,针对单点接收资料低信噪比问题,建立形成了多域、组合、保幅去噪技术;针对单点资料宽频特点,开发了逐级、井控提高分辨率技术。通过持续优化,最终形成“单点高密度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有效释放了资料的高精度成像潜力。

自2022年起,研究院科研人员聚焦单点高密度宽方位地震资料,全力攻克五维地震解释技术难关。正如解释团队核心成员蔡炳坤所言:“我们的目标是深度挖掘地震资料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力求让地质体从‘看得见’迈向‘描得准’的跨越。”

 目前,该团队成功构建起一套以优势方位断裂识别、宽频地震反演、宽方位各向异性地震反演为核心的五维地震解释技术体系。研究院地球物理所主任专家李铭华指着屏幕上的三维地质模型介绍道:“在优势方位断裂识别技术中引入了方位各向异性分析模块,就像给地震数据装上了‘显微镜头’,能精准识别小断层,而宽频反演技术通过融合长短波长信息,让储层物性参数的反演精度提升了30%以上。”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显著提升了低序级断层与隐蔽性储层的识别精度,更以一线科研人员的实践洞见,夯实了“老区不老”的技术根基。

该技术已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勘探模式,在八面河、总口-拖市及复兴地区落地见效。截至今年一季度,已累计发现、落实圈闭群19个,论证通过井位15口,其中4口井获工业油气流,有力支撑江汉油田提交三级储量超千万吨,为勘探增储上产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相关推荐

吉利醇氢科技:构建绿色甲醇全生态链

7月16日,记者从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了解到,吉利控股集团近年来布局醇氢科技,取得一系列行业首创技术创新成果。现场,吉利醇氢科技带来七大核心展品,集中展现吉利在绿色甲醇制备、储存、运输及高...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

针状焦转型,需产学研用齐发力

我国每年石油炼制与基础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近6%,如何高价值利用石油中“过剩的碳资源”?发展高端碳材料是个可行答案。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

一体化卤化物助固态电池“自修复”

7月7日,从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传来消息,该校讲席教授孙学良团队联合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莫一非、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岑俊江,开发了一种低成本铁基卤化物材料,将正极活性材料、电解质和导电剂的功能集于一身,并...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

天津形成双LNG保税仓库保供格局

近日,满载7.85万吨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的运输船“曼哈坦”号靠泊天津南港工业区天津北燃LNG接收站,经天津大港海关查验关员现场监管后,沿专用管道注入接收站20万立方米的保税储罐内。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

胜利油田微生物驱油助老区“焕新”

近日,从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草13区块传来消息,该区块由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实施微生物驱油5年来,峰值日增油22吨,含水最大降幅8%,阶段增油2.26万吨。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

惠州成立能源化工新材料专业仲裁院

惠州仲裁委员会能源化工新材料专业仲裁院近日在大亚湾开发区正式揭牌运作,成为广东省首个面向能源化工新材料产业的专业仲裁机构。

2025-07-22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