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光电小分子手性组装新途径
中化新网讯 1月9日,天津大学理学院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上。
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提出了13种阿基米德多面体。这些多面体通过对正多面体进行截半、截角和扭棱等操作得到,以结构复杂而著称。这13种多面体中,扭棱立方体是两个具有拓扑手性的阿基米德多面体中的一个,实现其立体特异性构筑一直是化学家和材料学家追求的研究目标。在这项最新研究成果中,研发团队联手开辟了光电小分子手性组装新途径,构筑了超分子扭棱立方体。
研究团队设计合成的超分子扭棱立方体由24个顶点、60条棱和38个面组成,其中包括6个正方形、8个正三角形和24个不等边三角形。该研究实现了左手扭棱立方体和右手扭棱立方体的选择性构筑。由于其独特的多孔结构,该扭棱立方体能够同时装载多个不同的有机客体分子,还能在立方体的内部空腔和外部“口袋”中选择性地装载不同的客体分子。此外,该扭棱立方体还表现出优异的光电性能,不仅能够在光照下发生可逆的颜色变化,还可以用光照来调节其弹性和硬度,为开发机械性能可调的先进光电功能材料奠定了基础。
阿基米德多面体一直备受化学家、材料学家所关注,是因为此类基础性前沿研究可以对新材料、生物医药、化学化工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许多球形病毒衣壳和铁蛋白展现出类似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拓扑结构。设计并合成超分子扭棱立方体,可为理解球形生物大分子在生物系统中的形成与功能执行提供重要途径。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汽车赛道进入性能军备竞赛时代,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博弈日趋白热化,而胶粘剂作为动力电池组装中的重要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整体质量,逐渐,一个常被忽视的“隐形...
近日举办2025中关村论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曹宏斌提出,通过数据与人工智能(AI)深度融合,推动锂电固废循环利用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随着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
继携手蔚来宣布共建全球最大换电网络后,宁德时代换电生态迎来能源“国家队”。近日,宁德时代与中国石化在北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全面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建设覆盖全国的换电生态网络,打造"人·...
当前,全球碳排放总量巨大,“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共识。除了引导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以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则是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性技术。3月27日,在中...
4月1日,由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常州院”)主导制定的ISO7012系列国际标准《色漆和清漆—水可稀释性涂料中防腐剂的测定—第1部分:罐内游离甲醛的测定》(ISO701.....
近日,天津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养护集团研发的“全深式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路面成套技术”上榜生态环境部等发布的《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这一成果将旧路沥青层和部分半刚性基层同步再生形成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