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日前,《2024中国能源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ESG)评价报告》(简称《报告》)正式发布,其对在上海、深圳、北京和香港四大交易所上市的632家能源领域上市公司的碳排放、用水量、能耗等指标进行评价。
《报告》指出,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市场生态逐渐形成。本次监测的632家能源领域上市公司中,2023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有356家左右,较2022年的295家增长了约70家,同比增长21%。
《报告》对细分行业披露情况进行了分析,披露水平呈现出结构性差异。据统计,石油石化行业披露率约65.52%;火力发电行业披露率约72.73%;其他清洁能源发电行业披露率约80.65%;燃气行业披露率约73.2%;煤炭行业披露率约78.79%;能源设备行业披露率约43.92%。《报告》认为,能源设备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最低的主要原因是,95%以上的能源设备相关的企业均为A股上市,ESG报告披露要求相对宽松。
《报告》分别对能源领域上市公司的碳排放量、排放强度、能耗等进行了分析。
632家能源领域上市公司中,共有252家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较2022年披露该数据的191家增加了61家。从碳排放强度来看,0~10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万元营业收入的公司有108 家;100~100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万元营业收入的公司有86家;1000~500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万元营业收入的公司有31家。表现亮眼的企业有金泰能源、延长石油等。从温室气体减排量来看,占比0~10%的公司有33家;10%~100%的公司有18家;100%~1000%的公司有10家;1000%~10000%的公司有12家。
披露综合能源消费量数据的上市公司有274家,较2023年的227家增长47家。其中位于0~633.58千克标准煤/万元营业收入的公司最多,有222家;位于633.58~1267.17千克标准煤/万元营业收入的公司有13家;位于1267.17~1900.75千克标准煤/万元营业收入的公司有10家;大于1900.75千克标准煤/万元营业收入的公司有21 家。
《报告》指出,当前可持续发展(ESG)报告编制还存在五大问题。一是温室气体排放量披露标准不一致,温室气体范围3排放数据的披露较少。二是综合能源消耗量单位不统一,大部分能源领域上市公司以吨标煤做单位。三是污染物排放数据披露度相对不高,整体披露数量约为温室气体排放量披露数量的一半。四是同一指标不同报告披露数值不一致。五是定性指标披露差异明显。
《报告》建议,从长远来看,高质量的ESG信息披露对公司正向影响颇多,能源领域上市公司要引起重视,全面详尽披露多项指标数据。
1月9~10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大会以“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引领石油和化工行业产业链创新发展”为主题,就数字化转型如何避免“形象工程”、如何化解随数字化转型而来...
2025年1月8日至9日,2024石油天然气产业绿色发展大会在海口成功召开,大会以“新质引领产业转型,创新促进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新能源体系建设,提升引领传统能源产业优化升级,助力行业企业绿...
1月20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获悉,随着重量超过16000吨的上部组块与导管架精准对接,曹妃甸6-4油田综合调整项目(简称:曹妃甸油田项目)CEPB平台在渤海湾完成浮托安装...
1月17日,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农药管理处分管负责同志在江西省农药行业协会第一届三次会员大会上致辞时表示,认真落实“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加大农药原药、制剂创新发展力度,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近日,南昌大学陈义旺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获批,本项目具有能源化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特点,彰显了南昌大学在新能源及储能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特色。
1月19日、20日,陕西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相继在西安闭幕。陕西省省长赵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力促氢能制备、储存、输运、加注及应用全产业发展。对此,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