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原名为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晋城矿务局,始建于1958年,2020年12月按照山西省委专业化重组省属能源企业的统一部署重组设立,现为晋能控股集团控股,国开金融、中国信达、华阳新材料等多元股东持股的跨区域、跨产业、跨所有制的现代企业集团。截至目前,集团拥有在册员工9万余人;现有分公司21个,各级子公司189个;公司业务涵盖煤炭、煤化工、瓦斯发电及新兴产业。
当前,装备制造集团正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以及晋能控股集团各项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集约化开采”这篇大文章,加快构建“以煤为基、煤化联动、多元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一流现代化绿色示范企业集团,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
谋篇布局 不忘初心
煤化联动成效显著
本世纪初,为做大做优企业规模,有效应对传统、单一的煤炭产业经营风险,延伸产业链条,晋煤集团决定进军煤化工行业,实施煤化联动发展,开创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新局面。2003年,集团组建山西晋丰煤化工有限公司,在高平市建设“36·52”化肥项目,跨出了煤化工发展的历史性一步。从2004年到2008年,晋煤集团先后与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湖北、浙江等地的13家煤化工企业通过增资扩股、股权受让等方式,进行了四轮并购重组、战略合作,构建了绝对控股企业与相对控股企业框架,基本完成在全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框架。经过20多年的探索实践,煤化工产业迅速崛起,实现了快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迅速成为企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以煤为基、煤化联动的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做好谋篇布局。集团先后整合成立各级企业86家,分布于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浙江、北京、新疆、上海、黑龙江共13个省区市,并构建起了东北、晋冀鲁豫、苏北、江浙、皖赣、两湖、两广、西北、西南等区域性化肥销售网络。
释放产能规模。在煤炭产业的有力支撑下,集团公司煤化工产业产品种类日趋丰富,产能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产量屡创新高。发展至今,产品从液氨、尿素和甲醇等初级产品发展为基础化工、精细化工、新型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四大类、70余种化工和其他相关产品。拥有约1920万吨总氨、1100万吨合成氨、500万吨甲醇、1380万吨尿素、370万吨复合肥、290万吨精细化工品、50万吨煤制油品的产能规模。截至2023年,合成氨产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14.8%,尿素产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20.2%,甲醇产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4.7%,商品甲醇流通量占到全国的20%以上,企业产值连续16年稳居全国大型煤化工企业集团前列。部分精细化工产品成为全国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头羊,比如,日月公司二甲基乙酰胺产能规模全球最大,二甲基甲酰胺产能规模全国前三;昊源公司吗啉产能规模亚洲最大。
做优生产经营。集团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充分发挥煤化联动作用,通过挖掘潜能,企业积累了良好的发展势能。2023年,完成总氨1715.5万吨,同比增加47.2万吨;合成氨、甲醇、尿素、复合肥、精细化工等主要产品均超额完成了产量计划。企业实现营收822.31亿元,利润19.51亿元。
拓展项目建设。集团积极与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咨询机构等展开高效合作,科学论证,规划、实施了一批气化系统升级、新肥料、新材料和节能、环保技改项目。先后建成投运华昱高硫煤洁净利用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山东明水30万吨/年煤制混合芳烃搬迁项目、安徽中能60万吨/年总氨扩建项目、山东联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项目、山东明升达“40·60”搬迁项目、湖北三宁6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一期工程、安徽昊源化工年产26万吨苯乙烯项目、年产40万吨合成氨70万吨尿素搬迁项目、年产40万吨尼龙66项目一期工程、年产60万吨瓶级聚酯项目、湖北晋控气体年产55万吨氨醇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和河南晋开延化年产60万吨氨醇搬迁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巩固提升了产能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为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2024年5月成功开车的湖北晋控气体有限公司40万吨合成氨、15万吨甲醇生产厂区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全景图
精细管理 提质增效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开启了“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新征程,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大幕徐徐拉开。晋能控股集团组建成立,旗下的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在原晋煤集团基础上应运而生。而煤化工作为集团基础产业,始终发挥“压舱石”作用,坚持煤化联动发展路径,突出“稳化肥、优存量,分类健康发展”工作主线,锚定关键核心指标,抓实安全环保、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等重点工作,为晋能控股集团全力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综合能源企业集团贡献力量。
抓实安全环保。集团按照“13656”安全工作思路,坚持“136”安全管理模式,贯彻“1·3·5·5”安全工作理念,持续增强安全管控效能,全面推进“零事故”单位创建,有效保障了化工产业安全生产平稳运行。强化环保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杜绝发生环境污染事件。集团扎实推进晋丰、天源及金象公司固定床间歇式气化工艺改造及晋丰、金象公司35吨燃煤锅炉淘汰提升工作,提高企业本质环保水平。
提升效率效能。集团综合考虑环保政策管控、原料及产品市场等方面影响因素,持续优化生产组织,确保生产系统稳定运行。加强停车检修管理,做好绝对控股化工企业检修过程中进度控制和质量管理,避免非计划检修,提升系统连运水平和有效生产天数。加强建设项目试车管理,推动新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湖北气体公司5月15日投料试车、6月20日实现满负荷生产,系统运行稳定,产量、消耗指标均达到设计值,总体能耗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延化公司8月2日投料试车,各项消耗正在逐步降低;新恒盛公司和沙河正康公司正在有序开展试车工作。截至2024年12月13日,安徽昊源化工集团2000吨级半废锅航天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简称半废锅航天炉)已成功开车后满负荷、连续稳定运行近460天,创造了半废锅粉煤气化炉安稳长满优运行最长世界纪录。
突出降本增效。集团紧扣“增收入、降成本、割赘肉、止出血、堵漏洞”15字30条经营管理措施,苦练内功降成本,强化企业优质运营,扎实做好对标挖潜、扭亏脱困、煤炭供应、预算管理、成本管控、资产处置等各项工作,切实提升板块整体效率效益。2024年1至11月,装备制造集团化工产业整体吨氨煤耗下降10千克、电耗下降56.66度、水耗下降0.18吨,吨氨成本下降34.22元,降低生产成本5.83亿元。
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正在仓库检查化肥产品储存情况。
华昱能源化工山西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调度指挥中心
科技引领 创新驱动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不只是新产业所创造的生产力,还应该包括转型升级后的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所创造的生产力。装备制造集团煤化工产业作为传统产业,更要抓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强化科技创新、践行绿色低碳、主动交流合作,用实际行动拥抱高质量发展浪潮。
启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煤化工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技术创新赋予该产业低碳、高端、先进制造等属性,煤炭的附加值将至少提高2至5倍。简而言之,煤化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重在提高附加值、降低含碳量。为此,装备制造集团化工产业坚持创新为上、技术引领,持续激发产业研发活力。一是在人才兴企上高度重视,成立煤化工专家委员会,建立三宁博士后工作站、中能博士后工作站、晋开技术中心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15个省级创新平台,积极发挥专、精、尖人才的科研引领作用。二是在技术研发上多点突破,开展“双碳”跟踪研究,推进重点科研项目,不断提升无烟煤气化技术。天庆公司完成JM-S炉示范项目,作为全球领先的大型加压固定床气化工艺,单炉可实现吨氨原料煤耗降低18千克标煤,余热回收系统副产中压蒸汽13.5吨/小时,每年的经济效益超过2000万元;华昱公司成功实现了高灰熔点无烟末煤在航天炉上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在航天炉无烟末煤气化技术处于国内领先。三是在设备改造上不遗余力。“十三五”初期,各化工公司拥有固定床间歇式气化炉894台,“十三五”末期部分公司停产淘汰改造后剩余498台,截至目前,剩余181台,其中101台正在推进淘汰改造,剩余80台所在地区暂无明确淘汰要求,相关企业将进一步关注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按要求推进提升改造。四是产品升级上精准发力,三宁、昊源等公司开发了聚苯乙烯、尼龙6、尼龙66等新材料产品,昊源公司的吗啉、日月公司的二甲基乙酰胺等精细化工产品产能全球领先。企业先后获得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和山西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各一次,其余各类奖项十余项。近三年共授权专利565项,当前有效发明专利144项。
擦亮绿色低碳的底色。“双碳”背景下,国家管控政策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对煤化工产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此,装备制造集团化工产业始终紧跟政策要求,立足企业实际,在源头减碳、过程降碳和终端固碳等方面,扎实开展基础研究,用实际行动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一是从源头减碳,控制碳排放总量,主要以节煤为主,开展原料煤结构调整试验。华昱公司通过神木煤掺烧,较之前全烧高硫无烟末煤,吨醇原料煤耗下降48千克标煤,助熔剂用量下降38.6%,有效气体成分增加1.7%,实现了原料煤耗的降低。天庆公司通过JM-S炉技术升级单炉每年可降低原料煤和燃料煤约1.1万吨。二是从过程减碳,积极开展系统性能量梯级利用和优化。通过梳理各工段能量利用情况,发现问题改进完善,实现系统能量更好、更充分利用。华昱公司通过锅炉燃料气掺烧、气化黑水低压闪蒸汽的余热余压回收利用、锅炉给水泵改造、抽凝机改造等,节约2万吨标煤/年。三是终端固碳,积极开展二氧化碳利用的产业化探索。联盟化工、金石公司、晋开公司等建成10万吨/年及以上液体二氧化碳项目。研究跟进二氧化碳地下封存、高端碳材料以及高端固碳新材料等技术进展,为进一步的节能降碳工作开展提供了启示和工作思路。通过一系列措施,企业在节能管理取得显著成效。三年来共完成节能技改项目50余项,节约30万吨标煤,整体能耗水平不断降低,万元产值能耗由2020年的4.15吨标煤降至2023年的2.72吨标煤,降幅达到34.5%。昊源、三宁、中能等企业常年位居合成氨、甲醇能效领跑者名单,华昱公司还获得了工信部“2022年国家绿色工厂”称号。
下一步,集团将持续开展能量梯级利用、低位能综合利用、变频技术等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板块的能效水平。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上马新材料产业项目,推动煤化工产业向新产品、新材料的转型升级,实现高碳资源高值化,降低单位产出的碳排放。对于搬迁、退城入园新项目,将从工艺路线及产品路线选择、能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切实提高新建项目的能效水平,降低碳排放强度与碳排放总量。
集团将进一步加大与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投入产学研融通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拥抱“碳机遇”,持续跟踪、利用碳资产管理平台及早摸清“碳家底”,为参与碳交易做好准备;积极跟踪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绿氨绿醇、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等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进展情况,为煤化工产业低碳发展提供技术储备。
装备制造集团化工产业将根据山西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围绕“加快基础化工优化升级、推进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探索培育新业态”三条主线,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实现“提升板块整体合力,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三个提升,统筹落实“优化产业布局、做好向新材料产品延伸、加强科技创新、加强集团管控、实施分类分级管控、提升运营水平、加强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七项重点任务,推动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做高端精细化工、新材料产品提供商和绿色低碳发展示范者,打造国内领先、有重要国际影响力企业集团。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纺丝车间
华昱能源化工山西有限责任公司甲醇整装待发
华昱能源化工山西有限责任公司高硫煤洁净利用电热一体化项目
湖北首个5G智能工厂——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材料分公司
(本版图片由企业提供)
1月8日,广东石化云原生智能工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是中国石油入选的两家企业之一。这是继2024年11月成功通过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评估之后,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标志着广东石化智能工厂...
“形势任务教育的方式有集中宣讲、专题宣讲、单位宣讲等方式......”1月14日下午2:30,江汉油田党校工作部教师孙世元给全体教职员工介绍他多年从事油田形势任务宣讲工作的经验。这是党校工作部党支部召...
2024年,中石油东北销售公司以集团公司产业链整体价值最大化为工作中心,与炼销企业紧密协作,克服国际油价震荡、新能源替代等挑战,交货计划、配置计划均实现100%兑现,DPO平均计划兑现率达87%,创历...
截至1月12日,在完成试运行付油测试后,中国石油东北销售公司已通过山东枣庄油库向江苏北部地区配置92号组分汽油323吨,重新启动港枣管道沿线油库向苏北地区的跨区配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