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废铅蓄电池再延寿一年

湘潭大学第四代电池回收技术开发成功

我国铅蓄电池资源回收行业一直存在污染严重、资源回收率低的问题。湘潭大学再生铅科技创新团队经过15年的攻关创新,通过与企业深度产学研合作,解决这一制约产业发展的难题。日前,该团队成功开发出废铅蓄电池回收的第四代储备技术。在实验室条件下,该技术可以批量修复废铅蓄电池,极大缩短铅循环链,延长蓄电池使用周期。

机器破碎替代人工拆解

“我走访了近20个行业的100多家企业。”该团队的带头人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张俊丰教授表示。2006年,团队通过调研发现,铅蓄电池资源回收行业长期采用“人工拆解—土炉熔炼”的工艺技术,不但污染重,而且资源回收率低。基于此,张俊丰带领团队打通了进料尺寸非均一化、强掺混的破碎混料高效分选等难关,研发新型结构和材料的主轴来化解自身应力损伤难题,实现了铅泥、塑料碎片、极板的高效分离。最终,他们成功研发出第一代技术,让机器破碎代替人工拆解,大幅减少了废铅蓄电池处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012年,该团队研发的技术装备实现了“机械化破碎分选—废铅膏规范高温熔炼”,又被陆续引进到更多同类工厂;2018年,该团队将铅蓄电池熔炼温度从1300℃降至900℃,使铅尘无法生成,从源头上断绝排放的风险;2021年,第三代技术和装备相继推出,完全摒弃了熔炼环节,实现全过程无废水、废气排放。

提高废电池修复率

2023年,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认定,该团队研发的废旧铅蓄电池破碎分选成套设备在国内市场平均占有率稳步保持在85%以上,排名第一;在国外市场占有率30.33%,排名同样第一。

虽然第一代技术装备国内行业覆盖率高,但团队依然不断推动技术迭代升级,最终形成了第四代技术。

“第四代技术名为‘废铅蓄电池智慧甄选与原位修复’,可以将废电池中近80%的部分进行原位修复,延长1年使用寿命,彻底报废以后再破碎循环。”据张俊丰介绍,该技术的工业应用流程为:首先通过机器甄选出具备修复潜力的废电池,再将可修复电池移入修复车间,不具备修复能力的电池则进入机械破碎系统。最后,可修复电池不被拆解和破碎,而是在其电极连接孔道中加入化学修复剂,进行电化学修复。

张俊丰指出:“修复后的‘再激活电池’中约80%可再使用一年,约20%可再使用半年。但若电池再次报废,则不具备修复潜力,将直接被破碎分选,并再生出铅料、塑料、硫酸等,为电池生产企业提供原料。”

推广应用面临难题

第四代电池修复技术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降低经济成本,但存在推广阻力大的困境。“电池修复技术的推广对电池生产企业来说,意味着新产品市场被压缩,也就是部分产能面临淘汰。”张俊丰指出。

“就拿第三代技术来说,其技术、经济、环境指标都优于行业通用的第二代技术。但是第三代技术的单元技术内涵与产排污特征等尚未被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吸纳,拟采用该技术的企业在审批时还面临着政策依据不足等问题。”张俊丰表示。

“第四代技术除受限于国家铅蓄电池生产行业的政策制约,还受到了其他限制,如‘再激活电池’的品牌许可问题。”张俊丰说,“希望未来第三代和第四代技术可以普遍应用于电池行业,助力绿色发展。”


相关推荐

3000吨级OMB粉煤加压气化炉投料

  7月21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台套3000吨级OMB粉煤加压气化炉,在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一次投料成功。

2024-07-26     中国化工报

燕山石化反渗透膜元件替代进口

  日前,燕山石化198支BW膜元件(苦咸水反渗透膜元件)在中科炼化污水回用项目中成功安装并稳定运行。

2024-07-26     中国化工报

低伤害井筒煤粉处理工艺应用成功

  7月15日,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发展技术公司)传来消息,该公司与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发的低伤害井筒煤粉处理新工艺在山西晋城潘河区块水平井成功应用,助力煤...

2024-07-26     中国化工报

托盘整理出新招

  一堆凌乱的托盘,怎样在最快的时间将它们堆放整齐并清除表面的水渍?近日,新疆天业天域新实公司车队员工针对托盘整理、托盘沥水等难题,研究、探索出新的招数,不仅消除了托盘对产品外包装质量的影响,还降低了...

2024-07-26     中国化工报

小记者走进华昌 探寻化工的奥秘

夏浓暑盛,万物荣华,在这火热的七月,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之旅在华昌化工顺利开展。7月25日,由张家港市科协、市融媒体中心组织的小记者们,带着心中的好奇,亲身体验了智能化与数字化带来的革新力量,探寻高新技...

2024-07-26     中化新网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高性能塑料基热电材料

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塑料基热电材料,该材料质地轻软,还能利用温差发电,在可穿戴能源器件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团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队与合....

2024-07-26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