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提出——由“黑”向“绿”是煤炭清洁利用方向

1.jpg

  中化新网讯 11月25日,中国煤炭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与会专家表示,由“黑”向“绿”是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化必然要走的道路。

2.jpg

  “碳达峰碳中和并不是简单的‘去煤化’。”中国煤炭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党委书记、理事长刘峰介绍,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发挥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压舱石”“稳定器”作用。煤炭还是我国能源绿色低碳化转型的重要桥梁,其清洁高效利用为我国能源转型提供了立足点。煤炭资源的智能清洁高效利用,更是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面向“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要让绿色成为煤炭清洁高效转型发展的底色。

  刘峰表示,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潮头,煤炭行业需要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协同,具体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推动煤炭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二是集聚创新要素,加强科技攻关,转化科技成果,构筑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创新体系。三是立足源头治理减少碳排放,打造出全系统安全、全产业高效、全过程低碳的新型煤炭工业发展模式。

3.jpg

  “煤炭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不实现煤炭的绿色低碳发展很难完成我国碳中和目标。”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指出,煤炭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技进步,煤炭可以成为清洁高效和低碳利用且最经济安全的能源。他表示,整体煤气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IGFC)是煤电发展的一项颠覆性技术,其完善和发展将使物理发电向化学发电迈进,可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一倍以上,同时实现发电流程中二氧化碳闭路循环不排放,打破目前国际上“碳排放”这道紧箍咒,在能源生产领域掀起革命,将对以煤为基础的能源大国产生深远意义。

4.jpg

  “低阶煤分质利用路线耗水低、能源转化效率高,是促进西北富煤缺水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尚建选表示,若在西部矿区就地转化10亿吨原料煤,可生产油品能源1.5亿吨,根据2022年的数据估算,可使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由71.2%降至50.2%左右。同时,该技术能向市场提供基础化工原料6000万吨,缓解化工原料对石油的消耗;向发电、化工、民用提供清洁半焦近5亿吨,减轻下游环保压力。

5.jpg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还强调,应系统认识“双碳”战略、科学实现“双碳”目标。他建议,要开展碳减排措施性能评价,建立“双碳”技术分类评价体系,构建碳足迹精确核算方法与平台,尊重客观规律合理引导减排措施,坚持共区三原则、强化碳排放责任划分,加强能源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警惕有可能发生的风险,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此外,他还建议多措并举发展煤基新材料,打造绿色制造体系与高端产业集群。

相关推荐

榆林经开区亮相煤博会氢博会收获丰硕

9月13日—15日,以“高端能化低碳发展氢启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第三届西部氢能博览会在榆林举办。开幕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参观了经开区展区。

2025-09-18     陕西石化新闻

煤焦油深加工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近期,河北省唐山市工信局发布公告称,唐山国义特种钢铁有限公司2座5.5米焦炉于4月18日完成封停并通过市级验收。

2025-09-17     中国化工报

专家把脉榆林煤化工转型方向

  9月14日,在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期间举办的煤化工产业创新与绿色发展交流活动上,院士专家为榆林煤化工产业转型发展把脉问诊,建议榆林发挥独有资源优势实现多能融合,延链补链发展...

2025-09-17     中国化工报

国家能源榆林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开工

  9月12日,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开工推进会在陕西榆神工业区举行。陕西省省长赵刚出席推进会并宣布项目开工。

2025-09-16     中国化工报

潞安化机与中煤科工清洁能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11日,潞安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潞安化机”)与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煤科洁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煤科洁能董事长孙庆彬,副总经理梁琦,营销中心总经理米强,化工事业...

2025-09-15     山西能源和化工

准东煤制天然气管道干线工程开工

9月9日,位于新疆昌吉的准东煤制天然气管道干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我国最大的煤制天然气生产基地外输管道,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互联互通,提升我国天然气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准东煤制天然气管道规....

2025-09-10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