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大力推进“千口油水井压裂工程”,通过“造缝”“织网”“建场”,实现老油田补元气、提动用,打牢稳产根基。截至5月14日,阶段完成压裂井328口,日增油425吨,日增注水量2100多立方米。
压裂是改造地下渗流条件的重要手段。面对老油田地下能量不断衰竭的现状,辽河油田牢固树立“以能量换能源”的理念,转变过去依靠单井压裂“掏油”的传统思维,增加井组联动压裂、水井压裂、稠油注汽井压裂工作量,以系统思维推动压裂拓规模、提质量,恢复地下能量场。全年计划实施老井压裂、压裂防砂、压驱措施共计1000余井次,较上年增长约两倍。
据介绍,与以往压裂集中在油井上不同,今年约三分之一的工作量为压裂水井,目的在于把水注入此前弱动用的储层,进一步完善地下能量场。
截至目前,辽河油田已完成水井压裂措施58口,累计增加注水量超13万立方米。其中,沈288-18-36注水井在实施压裂投产后,地下“经络”得以疏通,与之关联的3口周边采油井日产液量、产油量分别增长15吨、10吨。
今年,辽河油田还在以往集中压裂稀油井的基础上,大幅增加了稠油热采井压裂工作量。其中,冷家公司在冷43块难采区连续开展3次稠油井压裂作业,采取“热水配液+聚合物降黏冷采”的技术路径,有效降低压裂液对储层的冷伤害、降低了稠油黏度,单井日产油峰值达11吨,阶段增油690吨,节约注汽量6000立方米。
压裂工作量陡增,需要更多的压裂队伍并有效控制成本。辽河油田通过市场化招标引入外部队伍,目前在施工的车组数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同时,推动压裂车组市场化,优化压裂液配方,推动压裂成本硬下降。
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能源领域正迎来与人工智能(AI)深度融合的关键进程。确保安全可靠的供应、加速脱碳、保持成本可控——这是能源行业当前面临的三大核心挑战,也是AI作为关键角色能大放异彩的领域。
近日,从中国科学院传来消息,该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在环保多功能型空气过滤材料研发方面取得进展,为复杂环境下空气过滤提供了高效、多功能及可持续解决方案。
近日,迪拜水电局(DEWA)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赛义德·穆罕默德·泰耶尔率领高级别代表团访问中国,讨论如何加强双方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战略伙伴关系。
作为国内唯一100%加工重劣质原油的大型炼化企业,广东石化原料碳强度高、自身约束严苛。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广东石化锚定中国石油率先基本建成绿色、智能、效益型世界一流炼化企业目标,全力推进全链条低...
9月2日,联泓格润一体化项目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PPG)装置中交仪式举行,装置EPC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项目建设者代表等130余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