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程:稳步前行在煤气化的“绿”途上

中化新网讯 411日—12日,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航天工程)在北京亦庄召开2025年航天工程公司客户大会。与会专家指出,近年来航天工程在智能化、数字化、大型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核心产品性能不断优化,自主研发的气化炉技术在市场中更广受认可,投产规模稳步扩大。未来,航天工程将持续深耕气化技术,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为客户提供更加绿色、可靠的解决方案。

航天工程公司董事长姜从斌表示,煤化工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技术产品的不断迭代和突破,在智能化、数字化、大型化、绿色低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18年来,航天工程公司航天炉实现了从0-1、1-100的突破。如今,该公司气化炉已投产113台,年原料煤处理规模达6000余万吨。今年还将有金昌、晋源二期及海外赞比亚相关项目等陆续投产。

航天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丁建平指出,近些年,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航天工程开发大型化、高压化、半废锅气化技术,处理规模由1000吨提升至4000吨,操作压力由4MPa提升至6.5MPa。该公司气化炉运行稳定,受到多家企业青睐。其中,瑞星三期3500吨级半废锅气化炉实现6.5MPa压力下运行稳定;多通道烧嘴实现大投煤量高效气化;喷雾激冷、气液同出,改变了传统激冷方式,液位稳定合成气管道不堵塞;总投资降低20%,运行成本减少10%,系统能耗降低5%。昊源五期2000吨半废锅气化炉原始开车至今连续稳运570天;解决辐射废锅蒸汽衰减难题,副产蒸汽稳定在50t/h左右;合成气分离洗涤塔除尘效果良好,系统阻力低(0.2MPa)。

航天氢能新乡气体有限公司作为航天工程的第一家运营公司,今年,延化6080装置生产运行稳中向好。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自今年1月起,该气化装置经过5天的消缺和尾项的处理,气化装置开始长周期运行。截至4月11日,气化AB炉双炉已连续运行90天。气化A炉累计运行240天,气化B炉累计运行266天。3月以来,日产总氨连创新高,各项消耗及技术经济指标持续向好。主要单耗指标明显下降,氨醇耗煤单耗最低至1.27吨/吨,总氨日产最高2579.25吨,产品合格率100%。设备完好率100%,备机率100%,自控投用率95%以上。

“煤化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未来,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丁建平表示,未来航天工程将持续开展气化技术优化改进,助力企业生产安稳常满优,力争2年一大修;协助企业拓展不同煤种应用,助力企业吨氨、吨醇煤炭消耗达到行业先进目标;开发生物质气化、电解制氢等技术,与煤气化耦合,达到绿色、降碳的目标。

会上,来自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清能燃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还围绕航天炉运行情况等做了项目运行分享。


相关推荐

共寻“双碳”目标下煤化工创新转型之路——第三届化工技术大会嘉宾观点集萃

  4月8日,由《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与晋城市化学工业协会、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化工技术大会在山西晋城召开。

2025-04-25     中国化工报

国内最大PCR塑料高值化项目落户天津

  4月21日,上海奥塞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天津经开区正式签署投资合作意向书,建设PCR(消费后再生材料)塑料智能化精细分选及高端造粒数字化零碳工厂项目,打造“从汽车到汽车”的高值化闭环解决方案,树立...

2025-04-25     中国化工报

石化行业首批智能工厂标准启动编制

  4月22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石化行业智能工厂首批六项行业标准启动会。

2025-04-25     中国化工报

新篇书荐丨世界腐蚀日,对话中国腐蚀控制行业最高成就奖获得者任振铎

对话《现代腐蚀学——腐蚀控制模板》主编任振铎

2025-04-25     中国石油和化工

中国石化与世索科签署战略合作伙伴框架协议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4月22日,中国石化与比利时世索科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伙伴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碳纤维和复合材料、特种聚合物,以及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材料解决方案,....

2025-04-24     中化新网

安化集团年产10万吨甲胺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4月20日19时16分,安化集团九天公司新建年产10万吨甲胺装置,实现一次性打通全流程并产出优等甲胺产品。

2025-04-24     河南石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