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截至5月6日,抚锦郑管道今年已累计转输油品95.68万吨,管道沿线各库站保持安全高效运行。
“抚锦郑管道是国家‘北油南调’的战略工程,肩负着优化东部地区成品油物流格局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使命。”中国石油东北销售公司业务营运部经理刘鑫表示,2024年9月17日,首批柴油自管道经辽宁、天津、河北、河南3省1市的14个地级市正式注入郑州末站,抚锦郑管道全线贯通投用。
抚锦郑管道投用以来,东北销售与西北销售紧密协作,联动国家管网推动抚锦郑管道与兰郑长管道全面连通,在中原腹地形成更加完整的成品油供应网络,保产保供能力持续提升,物流优化空间进一步拓展,成品油产业链合力不断增强。
据刘鑫介绍,传统意义上的“北油南调”,转运次数多、损耗管理难度大、运输路线长,一般需要25—30天,遇到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还会延误更长时间,保供成本较高。并且,受长江水位季节性变化及天气因素影响,物流周期延长,保供成本还会增加。东北销售抓住抚锦郑管道投用契机,依据市场动态与管道实际运行状况灵活调整管输方案,做到资源精准配置与滚动平衡,实现油品输送与价值流转的顺畅衔接。通过在管道薛店站对锦郑管道输送的成品油资源进行重组,再经过郑长管道输送至湖南、湖北、重庆、云南、贵州等省市,运输时间减少20多天。
经核算,相比营口港、大连港资源发运模式,新运输方式将使吨油运费降低40—80元,抚锦郑管道河北杏园油库的“管道+公路”模式,取代原“铁路+公路”开展公路配送及跨区配送后,吨油运费最多可节省78元。同时,借助抚锦郑管道锦州站的仓储容量,对油品存储进行合理布局全年可节约整体运输成本1亿元。
近日,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简称东方汽轮机)总承包的全球最大压缩二氧化碳(CO₂)储能项目——华电—东方电气木垒二氧化碳储能项目主厂房主体结构封顶,为后续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奠定基础。
日前,洛化集团监理的上海高桥石化ABS装置升级改造项目3幢建筑物(变配电室、切粒4线厂房、成品料仓及包装)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项目建成后ABS装置生产能力将达到30万吨/年。
近日,吉林奥来德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OLED显示用关键功能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在长春新区长春北湖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正式开工。
近日,由昆仑物流新疆分公司承运的新疆阿克苏至西藏拉萨和那曲的LNG运输任务完成95车次、2000余吨,标志着新疆至西藏的LNG运输通道正式打通。
7月1日,渤海钻探公司自主研制的纯电控井下切割工具在华北油田储气库华2-4井环空带压治理过程中成功应用,实现储气库永久封隔器中心管精准切割,为储气库修井业务再添技术利器。